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汶川地震无任何预兆 地震预报技术远不成熟(图)

  千龙网北京5月15日讯(记者周翔)今天,中国地震局前副局长何永年做客本网,为网友详细剖析了这次汶川地震的成因和影响。他指出,防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预报水平是一方面,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也必不可少。

  汶川地震是构造地震 余震多反是好事

  在谈及此次汶川地震成因时,何永年说,汶川正好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又叫龙门山地震带,以前松潘地区曾经发生七次7级以上的地震,其都在岷江旁边,唐山地震后,松潘地区还发生了7.4级地震,那个地方从历史上就是多震区。
这次地震从成因和特点上讲属于构造地震。

  据专家测算,7.8级地震相当于二三百个1945年美军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地震的时候发射波频率很多,除了纵波、横波以外还有别的频率,长波往往传的很远,因此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地区都有感觉。

  有网友问汶川地震后,发生了多次余震,是否还有危险?何永年解释说,地震发生后,一般都会有起伏的发生余震,7.8级的地震产生6级多甚至7级的余震都很正常。地震产生的能量会随着余震发生不断释放,余震越多,能量衰减的越快,因而更容易稳定下来。如果没有余震或者余震很小,反倒要让人担心了。

  地震预报技术远不成熟 属世界性难题

  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网友质疑相关部门的地震预报工作和预报水平。在解释这个问题时,何永年表示,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不光是中国,世界很多国家都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中国地震局经过几十年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还远远不够。从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仍然非常的肤浅,我们常说的地幔、地心等概念,也仅仅是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传播的情况进行的反推。但地球内部真正的情况,人类依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个别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发生大地震前会出现密度很高的小震,这类情况容易做出判断和预测。但这次汶川地震,之前没有任何预兆,因此很难做出提前的预报。

  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很关键 防震应是综合措施

  何永年说,国家地震系统在全国布有160多个监测台,分布在全国各地,有关地震资料是直接传输到北京,由北京台网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四级以上地震约20分钟左右就要上报国务院。

  他还说,由于地震预报工作困难重重,仅靠地震系统提高预报水平是不够的,面对地震,人们应该学会并掌握一定的应对知识。他举例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在发生地震时人们的处理办法,指出有关部门今后应当加强对人们的宣传,掌握必要的避震知识。

  此外,何永年还介绍说,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很有必要,提高建筑质量,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强震中因建筑物框架损坏而导致的伤亡。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