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85岁老人步行40里:我要回家看儿孙(图)

在从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镇的路上,不仅有逃离汶川的灾民,还有不少进山寻亲的人。早报特派记者王炬亮图
在从都江堰至汶川映秀镇的路上,不仅有逃离汶川的灾民,还有不少进山寻亲的人。早报特派记者王炬亮图

一位老人冒险寻亲。早报特派记者王炬亮图
一位老人冒险寻亲。早报特派记者王炬亮图

村民紧急撤离。早报特派记者王炬亮图
村民紧急撤离。早报特派记者王炬亮图

  早报特派记者于松

  发自汶川5月14日,地震第三天,依然被堵都江堰,近千有亲友在汶川的民众再也坐不住了:因道路阻隔,汶川县城的具体灾情依旧不明,灾区的亲人们是死是活,没有一丝消息。

  都江堰距离汶川县城92公里,没有柏油路的通行,至少需要跋山涉水步行两天两夜才能到达。但只因“不想再继续等”,他们决定“穿小道”,徒步前往汶川县城,去看望挂念的亲人。

  14日上午9时,这场寻亲之旅开始了。

经过12小时,他们步行48公里终于抵达了汶川县映秀镇。在那里,他们得知穿往汶川县城的山间小道被震已不能通行,寻亲行动失败。12小时的寻亲路,记者亲身体验了其艰辛与危险,人们攀高峰、走悬崖,行进速度与同行的军队比肩,亲情在此,“显得那么浓厚”。

  有人进山有人出山

  14日上午9时许,都江堰的苏修闸桥口,聚集了身背大包小包的人群。多名民警一面阻止车辆进入都汶公路,一面不停挥动手臂劝阻人群“不要前往汶川”。

  民警的执法,制止了过往的车辆,但却没能劝说住徒步的人群。三五成群的“寻亲族”,有的抱着一箱“王老吉”,有的手拎一箱方便面,继续选择了向汶川挺进,队伍绵延几公里。为何执意去往汶川?他们回答得很简单:“地震了,我有亲友在汶川县城那边,我要去看看。”

  行进4公里后,在都江堰市的黎明村,都汶公路彻底封锁,只剩下一条走向山下的小路供人通行。领头的几位男子大喊:“走这条(路),也可以到汶川。”喊声过后,后面的人相继跟着他们下了山。大家都明白,选择这条寻亲路,他们将与外界失去联系,下山,上山;再下山,再上山……

  其实,走在这条小路上的人并不仅仅是进山寻亲的人们。在路的另一方向,陆续走来了或手握拐杖或身背衣被、锅碗瓢盆的结队男女。问起来自何方,一名胳膊有伤的中年女子告诉早报记者,她是汶川县漩口镇的居民,地震后,住处偏僻的她,一时缺水缺食。为此,她决定步行到都江堰,“上午6点钟开始从家走的。”

  “地震好惨,里边(汶川)很凄凉,山路很难走!”在接受他人的询问时,这些前往都江堰方向“求生”的山民,会手指自己的伤口,瞪大眼睛告诉你,前往汶川“很可怕”,并说:“去汶川县城?不行,路不通。”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因“很可怕”而停下脚步,“通不通,还是亲自去看看吧!”寻亲者没有停下脚步。

  76岁老伯徒步找阿姐

  人群中,三位老人与一名男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76岁的周建华,带领着68岁的老伴曾福群、20岁的周劳燕,行走在人群中。周建华与曾福群后背都背着一个大包裹,而周劳燕身后背着的却是一名只有2岁大的男孩。而这名男婴,成了探亲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我们要去汶川县城,那里有我的二姐。”周建华张着几乎掉光牙齿的嘴巴,说出了子孙三代人的去处,并说“一路上起码要走两天时间”。

  在聊天中,周建华说出了自己的“家事”。前几天,周建华带着老伴、女儿与外孙,坐着班车从汶川三江镇前往成都一山村为一亲戚的孙子祝贺20岁的生日,谁知第二天,地震就发生了。之后,周建华再也不能与远在汶川的二姐取得联系。他在“想了一宿”后,决定带着妻儿重走年轻时走过的山路,去看望比他年长两岁的姐姐。

  当说及他的体力与路途的危险性时,老人并没有放慢脚步,只是强调他与二姐的感情很好,他害怕“再也见不到她”。老人对亲情的执著,感动了身边的所有人。

  在步行两小时后,另一名掉光了牙齿、满头白发,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人,也吸引了路人的注意。老人名叫简仁字,现年85岁,系汶川漩口镇人。简仁字说,地震时,他正在青城后山,地震后,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因不放心家中的“三个孙女、一个孙子与儿子、儿媳”,他选择了在几名家人的陪伴下,步行20多公里,回家。

  “您老有没有想过你走山路有多危险?”面对提问,简老先生微闭双眼说,“我得回家看看。”

  扛着摩托车爬山

  地震中的都汶公路,部分地段因山体滑坡无法通行,但部分路段还是比较顺畅。为了追求快速,多名人员“打赌式”地选择了异于常人的做法:扛着车子上山。

  走过都江堰坝区,“小路”的尽头是一座相对高度超过300米的马鞍石山。山上有条宽度只有半米的盘山小路,山路泥泞湿滑,一不小心,就可能直接跌落谷底,过往行人大都拄着竹竿缓慢爬行。

  早报记者刚爬到山顶,就惊讶地发现一名中年男子右肩扛着一辆自行车爬山。之后,早报记者在路上又遇到了两名肩扛自行车的男子。他们说:“累是累了点,但道路通畅的时候骑单车,会早一点见到汶川的亲人。”

  在行进到曾家沟桥附近路段时,爬山“最牛人”出现了,赵毅、向林两个小伙子同骑一辆摩托车飞奔过来。很快,滑坡的山石就让两人陷入困境。在两名路人的帮助下,他们才将摩托车抬出了乱石处。但才行100米,两人彻底陷入绝望:前面滑坡的山石,堆积了4米多高,扛摩托车通过已无可能。

  暴走8小时,晕倒路边

  行走途中,不时还遇到余震,远处的山峰传来“轰轰”的响声,那是松散的山石在继续滑坡。

  危险的环境不断刺激着记者的眼球,不少同行的寻亲者,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8岁的汶川县人雷国兵赤裸着上身上路,身着独特的背包,肩头上有11道醒目的红色伤痕。

  雷国兵说,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甘肃西昌工作。和家人失去联系后,他当晚就乘上了回成都的火车。但他刚下火车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背包千金难求,“超市的背包都卖光了。”为了装置路途所需的食物与水,他想起了一个妙招:找来路人装大米的袋子,拿来了一条包装绳,将绳子穿插在袋子之间,做成了一个临时背包。

  背包解决了,但是细细的绳子勒在臂膀上,却勒出了11道伤痕。早报记者问:“疼吗?”雷国兵憨笑了一下:“没啥,要不没得吃的,我咋赶回家。”

  26的阿娟,为见汶川县城的亲人,手持一根竹竿,独自跟随寻亲队伍走入了深山。但在穿越白云顶隧道前的爬山途中,她累得瘫软在地。“这个女孩可能再也走不动了!”人群中有人摇头叹息。但20分钟后,大家发现阿娟又跟了上来,“天黑前希望能赶到映秀,这样,明天就可以到达汶川县城了。”阿娟说。

  晚上10时许,人群抵达了阿坝铝厂,在那里,大家决定休息一晚。一对夫妻蹲坐在救援部队放置的火盆前烤火。男子名叫张清,女子名叫冷晓芳,两人一会小声话语,一会陷入沉默。10分钟后,张清突然身子一倾,栽进了路边草丛,双眼紧闭失去知觉。冷晓芳的哭喊声惊动了救援人员。

  经过紧急抢救,张清终于恢复知觉,他坚持对妻子说:“我没事,咱们明天就可以到汶川找姐姐。”然而听到医生说:“再向汶川进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时,夫妻两人再次陷入了沉默。

  冷晓芳说,她的姐姐在汶川县城的电厂工作,姐妹俩感情很深,地震后,她一直惦记着姐姐,征得丈夫同意,夫妻俩于14日中午从都江堰出发,一路未歇,徒步赶到了阿坝铝厂。

  昨日清晨6点,探亲人员在短暂休息了一晚后,继续向汶川县城方向进发。这时,冷晓芳劝丈夫放弃前行,“姐姐的消息,还是听天由命吧!”

  小路只能容纳双脚

  或许是上天有意考验人们的意志,寻亲的道路愈来愈难。阿坝铝厂距离映秀镇,山路4公里左右,但步行却需要3小时,一段1公里长的“天堑小路”横在探亲队伍的眼前:要么退缩,要么冒着危险前行。

  山体滑坡,破坏了“山腰”公路。留给人们行走的,是一条上接山崖、下临汹涛江水的“天堑小路”,最窄处只有十几厘米,刚好容得下并排的双脚。之前阴雨连绵,“天堑小路”依旧泥泞。在前头人员的示范下,人群开始了艰难的攀行。

  1公里的路程,每个人走了都将近半小时。

  昨日上午9时许,探亲队伍陆续抵达了映秀。在那里,大家得知了一个确切的消息:由于地震的缘故,通往汶川县城的公路与山间小路,都已经不复存在,何时恢复,没有时间表。此外,据多数当地人讲,前天,一名急于前往汶川县城看望亲戚的人,贸然选择了徒手爬山,结果,一次攀爬失误,坠落谷底身亡。

  期望,彻底变成了失望。女人抱在一起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男人则掏出香烟,默默地抽了起来。

  良久,探亲队伍终于接受了现实,开始回撤。这一回,除了要面临着“死亡危险的天堑小路”外,他们还将经受住失望的痛苦。他们的行动虽然暂时失败,但是,亲情的味道,却依旧浓烈。

  救援道路迟早会开通,早报记者将继续关注这条民间寻亲路,祝愿他们早日见到生死未卜的亲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