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房屋建筑基本能抗御6级地震
本报讯 (记者杨进)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目前已经出台防震减灾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东省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同时,计划建立230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
广东每隔100至300年发生一次7级左右地震
据介绍,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较活跃地段,是华南地区地震相对多发,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近百年来,广东及其附近海域有过9次6级以上地震(含2次7级以上地震),死数千人,伤数千人,倒塌房屋数万间。近10年来,就有5次地震造成灾害: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广东省死亡3人,伤600多人;1994年北部湾6.1级地震以及1995年北部湾6.2级地震,广东省死亡1人,伤600多人;1997年三水4.4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00万元;2004年阳江4.9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2300万元。
广东省陆地面积的60%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25%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担杆列岛、粤东、雷州半岛徐闻县南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闽粤赣交界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桂琼交界地区又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研究分析表明,广东省及其附近海域每隔100~300年会发生一次7级左右地震、10~15年会发生一次6级左右地震、5~7年会发生一次5级左右地震。同时,广东省沿海又是我国最有可能遭受地震海啸袭击的地区之一。
房屋抗震仍然面临挑战
根据专家对强震活动轮回特征判断,我国大陆主要地震带可能已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时段,广东省的地震活动亦会进入相对活跃期。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对预防地震灾害方面都非常重视,1991年至1995年,广州市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款,重点对市属教学楼进行加固,1996年至2000年,广州市政府也对医院的医疗用房、门诊楼、放有检测设备的楼进行加固,但还有不少小学的教学楼以及未在加固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等防震能力有待加强。
此外,在广东省内的乡村中,村民自建的住宅楼,也没有防震的强行要求。据介绍,省市县联动、指挥中心与现场联动的地震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体系尚未建立,地震应急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滞后,应急基础设施薄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2020年广东省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
汶川大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据震害预测结果推断,一旦在城市内发生直下型地震或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6级左右地震,将会造成百亿元量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对此,广东省提出,2020年,广东省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沿海大中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记者了解到,到2010年,广东省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抗御地震综合能力。其中对建筑的抗震能力尤其重视。据介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100%达到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目前广东城市大部分建筑都可抗6度的地震烈度,部分沿海城市的建筑是按可抗7~8度的地震烈度设计的。此外,城市重大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100%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广东将建230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
另据介绍,今后农村新建、改建房屋抗震技术指导覆盖面达60%以上。广东省将计划建立230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村,力争使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农村新建住宅大部分采取抗震措施。
这些示范村选择有利于抗震,地势开阔、平坦,土质硬实的场地,尽量避开不稳定的斜坡及靠近河、湖岸边。示范村原则上人口不少于200人,农居用地不少于15亩。建筑布局合理,整齐美观,方便实用,每排房子外墙的间距最好不小于6米,同一排两栋房子间外墙的距离最好不小于5米。危险品加工地和仓库必须位于村子一公里范围外。示范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必须达到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要求。
此外,广州、深圳编制城市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规划,其他地级市各设置1~2个地震应急避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