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燕赵都市报评论:从唐山到汶川

  从唐山到汶川

  昨日,总书记胡锦涛到灾区指挥救灾。连续奋战、不眠不休,给灾区带来巨大信心的温家宝,暂别他立下卓越之功的汶川。许多人都对电视画面上这两位中国领导人那紧紧的握手印象深刻。

  目前,抢险救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

胡锦涛在讲话中“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争分夺秒”等用词,让人感到中国对这场战斗的坚强决心与必胜信心。

  在作为救灾最大障碍的道路问题解决之后,汶川救灾面临的形势却更加复杂:作为生命线的宝成铁路109段由于地震塌方、刚打通的由马尔康经理县至汶川的道路因为泥石流出现损毁,这两条生命线虽然随垮随通,但对时间的消耗却让人焦虑;更兼有“悬湖”等地质灾害问题,救灾隐患依然重重。

  即便已经过了72小时的救援黄金期,救人仍旧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虽然北川县城已经进入全面救援,却仍有几个乡镇因为道路问题无法进入大规模救援部队。

  救人、救人!生命仍旧在废墟中等候!

  同胞与军队,请再加油!请再突击!

  离开汶川的头晚,温家宝在指挥部会议上说,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汶川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从震情看,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在眼下,拯救一息尚存的生命,安定惶恐迷茫的人心,鼓励再突击的士气,都有赖政府从工作部署、临时干预以及调动物质和精神资源方面“举全国之力”。事实上,救灾工作从始至今,都是一直这样有效运转着。中国政府在此次震灾中的反应速度、政策制定以及执行力,得到国外的大力称赞,中国政府的执政智慧在这次抗灾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忍不住将眼下正稳步进行的抗灾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比较。同样的级数,虽然汶川巨震的破坏程度更大,但因为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之下,从施救的技术手段,到对外援的开放程度,再到媒体信息透明程度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又因为发生在同一个具有不可估量民族凝聚力的国度,所以可找到出同样的仁爱与团结的宝贵精神。

  在汶川抗灾的几天中,从政府到民间,我们看到了“举全国之力”的全力付出、“救人第一”以民为本的价值、坚强与团结的民族凝聚力。凡此三点,都仿佛唐山大地震抗灾中的翻版。温家宝辗转各地反复讲的“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令人仿佛再次看到了当年镐刨手扒的救人第一的急切心情。人的价值、生命的尊严一直是这个社会的核心。牺牲与拯救、绝望与温暖的无数个生死瞬间,让人无论如何对“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一词感佩万千。

  但显然更开放、更自信。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就认为,中国对地震灾难所持的开放态度和对灾区表现出的关注程度“令人振奋”。

  与当年拒绝外援的自力更生相比,政府本次允许国外的专业救援队进入协助,显然是更尊重震情处理的科学经验。而在信息透明化方面,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在内,建设了一个无阻、透明的信息渠道,电视台的不间断直播成为很多人了解救灾进展、灾情程度的重要渠道。这不仅仅没有带来慌乱和惊恐,而且消灭了谣言的生存土壤,并起到了团结民心的巨大精神支撑作用。中国政府因为与时俱进的种种举措,给灾民和国民以更多的对这个国家和政府的信心。

  抗灾期间,朋友们相致问候的短信。一个朋友的短信是这样写的:“让权力归向人性,让生命体现价值、让信心获得验证。”民间语文式的短信,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情绪,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国国民呈现出来的情绪。■本报评论员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