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理月刊
救命之后,还要救人
--《心理月刊》出版人 李剑
地震是突然的,灾难是沉重的。地震不会事先通知媒体,赈灾更不可能等待媒体。
媒体能做什么?除了大幅度地报道和殷切的祝福寄语,《心理月刊》组建了专家救援小组,将于5月17日到达赈灾第一线。
救命,不等于救人。从废墟里面被拯救出的生命,将面临无法摆脱的恐惧记忆和失去亲人的无尽悲伤。这样的情绪在灾区蔓延,会影响救灾的进行,在时间里蔓延,则会影响很多人的一生。这两天,已经陆续收到一些前方媒体朋友的消息,说:“心理压力,到了无法承受的极限。。。。。。”可见,去救灾的人,也分担着灾民应激反应的重担。 及时地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重建,最大限度、最快地抚慰创伤,才能完成真正意义的“救人”。
感谢中国妇联的莫文秀副主席和杨澜女士,由于她们的促成,使得《心理月刊》在这次赈灾中,能够在最早可能的时间,尽些微薄之力。而桦榭集团的其他8本刊物,也都为她们发起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 汶川大地震孤儿救助专项基金”大量募款。
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5月17日,作为领队的主编王珲只能带去三名专家(施琪嘉、徐凯文、吴薇莉)。但这三名专家,是这个行业里危机干预的顶尖专家,他们将切实在第一线展开辅导、培训工作,并把前线的准确情况传到后方,为更多更系统的工作提供行动参考。更重要的是,由《心理月刊》连夜赶印、并带去的两万份普及心理自救知识的资料,能够最切实地帮助灾难中的人和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官兵、医护工作者以及媒体同仁。而另外19位中国专业的心理专家,也已报名加入了《心理月刊》专家组,随时准备着,为系统化地、专业性地支援前方做出贡献。
灾后心理重建的需求很紧迫,而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巨的,仅凭《心理月刊》一己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尤其在有限的条件下,普及心理自救的知识,才是当务之急。
很多媒体同行都在收集寄语,我的寄语是:一切为了救人,多做事,少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