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谢卫群)上海消防局刚刚发来消息称,17日18时31分,上海消防应急救援队在映秀镇发电厂历时10个小时,成功救出一名幸存者。至此,这支队伍已解救47名幸存者。
被救的这名幸存者叫蒋雨航,男,20岁,贵州人,毕业于四川交通管理学院,在映秀高速公路收费站实习。
地震前,他住在映秀镇发电厂招待所的408房间,这是一座六层的建筑。地震后,蒋雨航就被埋压在废墟中,经过124个小时之后奇迹生还。
5月12日,蒋雨航的父亲蒋林全、母亲龙金玉在电视上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在家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时刻惦念自己的儿子。16日,两位老人飞抵成都机场并徒步前往映秀镇,17日14时50分左右,到达救援现场。
当得知是上海消防总队官兵救出了他的儿子时,两位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地向官兵说:“感谢部队官兵,感谢上海消防又给了她儿子一次生命,感谢党中央、感谢全国人民。”
这名幸存者的救出极大地鼓舞了参战官兵的士气,这不仅仅是成功救出了一名幸存者,更是上海消防抢险救援战斗力在实战中的精彩体现。
在如此复杂的救援现场,救援设备紧缺的境况下,总队应急救援队又成功救出一名幸存者得益于三点优势:
一是先进救援装备的应用。本次总队赴四川抗震救灾救援队随身带去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抢险救援专业工具,如斯丹利破碎镐、斯丹利圆盘切割锯、金刚石链锯、液压剪扩器等,正是这些救援工具的应用,加快了救援速度,缩短营救时间,最后保证被救者生还。
二是救援官兵业务素质的全面过硬。特勤支队、黄浦支队在本次救援中发挥出尖刀的作用,这与他们日常的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日常的训练中打下扎实的业务基础,才能在实战中真正地发挥出战斗力。特勤的周庆阳、王永强,车站中队赵凤良等救援队员在救援过程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忍受饥饿的折磨,充分展现了“赴汤蹈火、追求卓越”的上海消防精神。
三是平时实战中的经验积累。目前,上海消防部队承担的三大任务中,70%的是抢险救援,正是在大量的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救援经验,并提高了救援技能,完善了救援方法,使之更加贴近实战。在本次救援中队员们临危不乱,服从指挥,分工明确,科学施救,充分体现出上海消防专业救援的战斗力。
在总队救援队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有一对父子一直配合着我们队员的救援工作,他们是:杨云清,58岁,一位开了20时年吊车的老人,和他的二儿子杨和建,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10位亲人,其中就包括老人的大儿子。在地震的第二天,老人就把自己失去亲人的伤痛放在内心深处,操作着吊车投入到营救被困人员的工作中。在灾难面前,真正体现出大爱无言的真谛。
(责任编辑:张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