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铁军穿越飞沙走石抵达汶川 每人一天半瓶水

  穿越飞沙走石 抵达汶川

  本报记者跟随铁军突击分队 报道抗震救灾前线军情

  这里是汶川县城。

  现在是下午3点35分。

  我在河边帐篷的角落里席地而坐,风呼呼吹得很厉害,四周的大山都有塌方、飞石的迹象,腾起的烟尘随着大风弥漫了整座县城。

据说这里还将有比较大的余震,但是县城内还算平静,汶川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的大门外,上百人顶着烈日排队等待干净的饮用水。街道上不断有穿着迷彩服的人民解放军走过,一拨一拨地来,又一拨一拨地被派到灾情较为严重的草坡、萝卜寨等地。不时能听到直升机在头顶盘旋的轰鸣声。

  我是随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炮兵团由100名党员骨干组成的铁军抢险队从都江堰出发,经雅安、宝兴翻越海拔高达5200多米的夹金雪山进入阿坝境内的。包括两辆越野车、三辆军用卡车在内的车队在从马尔康到理县的路上走散,只剩越野车于昨日上午11时到达理县县城。而且其中一辆越野因为路况实在太差,右前胎爆胎。所以到最后,100人的队伍(外加本报3名记者),只剩下团参谋长张兆宁等5人和我,惊险且艰难地于下午1时28分抵达目的地。

  汶川往理县的车排起长龙

  根据之前的报道,理县到汶川的唯一通道已经在前晚被打通。理县当地人也告诉我们,可以开车前往。昨日上午11时35分,我所乘坐的迷彩色越野车驶上了前往汶川的公路。起初路还算平坦,但是越往里走,就越颠簸。沿途都能看到推土机在紧急作业,满面尘灰的居民背着包、牵着小孩,面色着急,只恨步履太过沉重。根据军用设备显示,在车至距离汶川还有33公里的地方,从汶川往理县方向的汽车排成了长龙。在众多川U牌照的车中,不乏川A牌照的越野车、小轿车。看到军车,警察招招手,很快让我们过去。

  就在大家感叹“里面的人往外跑,外面的人向里冲”时,由于所有的手机和北斗一号定位系统突然都没了信号,车内的气氛顿显凝重。之后一路无话。

  团参谋长张兆宁回头看了几次,发现从理县往汶川方向上,根本就没有其它车辆。

  穿越飞沙走石

  也不知过了多久,团参谋长张兆宁首先发现险情。“停停停……快看那烟!”大伙抬头往前看,果然发现山腰上烟雾蒸腾,根据此前在去理县路上看到的景象,很快判断这是山体滑坡和飞石的征兆。在忐忑等待了几分钟后,参谋长张兆宁下令迅速开车通过。“砰”的一声,一块石头砸到了车顶,还好石头比较小!

  接下来,这样的情况没开出几里就能遇到。“快快快……”“开吧,听天由命。”“没滚了,快走!”“不行不行!快往后退!”这是参谋长张兆宁在下命令,其他人几乎没吭声,至于我,紧张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一路上都有汽车被砸成一摊烂泥,还有一辆大卡车滚落河边,上面落满了灰尘,估计这些都是5.12时遇险的。当大家看到一辆没有任何灰尘的面包车烂成了框架,心又沉入无底深渊。很明显,这辆车是不久前才出的事。

  一人一天只能喝半瓶水

  沿途的通化乡、桃坪乡、克祜乡的民房都损毁严重。又遇到排成龙的往理县去的车队,由于通行速度太慢,参谋长张兆宁拉响警笛、拿出话筒喊话“前面的车快让开!快让开!”蜿蜒的车队这才艰难地挪出刚好供越野车通行的小半边道路,和越野车擦身而过。除了往理县方向走路的群众,更多的当地居民要么睡在临时搭就的帐篷里,要么无助地站在路边。一看到正在往汶川开的军用越野车,他们纷纷比出大拇指,喊道:“扎西德勒!”

  随着我们离汶川越来越近,参谋长张兆宁下达死命令:“水一人一天只能喝半瓶。”顿了顿,“千万不要乱摸、乱吃和乱喝。不要拿水洗脸……”

  不过,汶川县城的情况比我们预计的要好得多。在离县城仅有一里的地方,一辆武警牌照的血液车出现了,车身后面的底盘边缘被碰擦得扭曲不堪,看来也和我们一样,冒着飞沙走石的“枪林弹雨”,突破了层层封锁。县城内很多房屋还保持原形,一家小卖部的店主李丽波说,居民的粮食大概能维持一个星期,就是“水不得行了,卫生条件不过关。我用的是山上流下的水,米都不用淘,直接煮。”

  记者发稿时,团参谋长张兆宁再次乘坐来时的车辆沿原路返回理县接应落下的百人车队,以及由团政委汪立宏带领的360人精干分队。

  徒步两天两夜 铁军抵达汶川

  就在团参谋长张兆宁带领的6人小分队抵达汶川县城时,济南军区某红军师高炮团团长杨恩红带领的31人已开始在此驻扎。他们是从都江堰距离紫坪铺还有七八公里的地方下车开始徒步的,连续走了两天两夜,于昨日中午12时10分抵达。因为也遭遇了余震和山体滑坡带来的飞沙走石,一名战士右腿粉碎性骨折、一名战士脚被擦伤。在回忆起受伤的那一幕时,他们说:“要不是我们分成4人一组,每组隔开很远,有可能我们都玩完了……”

  昨日下午,受伤最重的20岁战士冯伟躺在汶川当地医院临时搭成的救护帐篷内,右小腿绑着数根用于固定的条状硬物和纱布。他称,当时和他一组的班长徐万强脚下一滑,他听到身后哎呀一声,连忙转过来拉徐班长。这时,一个比足球还大的石头向他俯冲过来,重重地撞在了他的右小腿上。团长杨恩红称,沿着岷江两岸基本不能通行,多处塌方,飞石阵阵,除了走路,这支队伍还从悬崖吊绳索翻山,在断路处乘坐简易的木筏,在残缺摇晃的铁索桥上顶着大风一个一个通行……

  ○快讯

  105小时后

  汶川昨晚部分供电

  震中汶川县自大地震中断电力105个小时后,于16日晚23时34分,恢复了对水厂、医院、医疗求助点、政府指挥部及公安机关等重要部门的供电。

  另悉,16日,参加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从废墟中救出163名幸存者。据新华社

  ■记者手记

  比地震更强大的力量

  □曾颖

  5月15日,我们作为本报第三批派往汶川前线的特别报道小组从西线雅安经宝兴向汶川挺进。一天一夜间翻越了夹金山和梦笔山等两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沿途所见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种种伤害和麻烦,也体验到了许多从业多年来都未经历过的惊险场面。满目所见,山上泥石横流,塌方滚落下来的石子砸得车顶叮咚作响。特别是昨日中午发生五级以上余震时,我们正在海拔4114米的梦笔山山顶上,看着微震的群山和山上滚动的雪团,以及受了惊吓的牛群。那一刻,我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此刻的大地是那么的无情与狰狞。

  但这不是我们看到的全部!在这几十个小时的行程中,我们看到了更多温暖亲切的感人场面。沿途所有的收费站,对所有救灾物质都敞开了大门并敬礼送行;崎岖的山路上,满载着救灾人员和物资的军车坚定地向前挺进,所有的车辆都让道,并挥出热情的手,按响致意的喇叭。在宝兴县一家名叫皓皓的文具店里,女老板无论如何也不肯收我们传稿的电话费,满眼泪光地说:我知道,我知道,这是在抗震,我们该支持,该支持!在夹金山顶雪水混杂的泥泞里,几个小老板组成的成都志愿者队伍与我们相互帮助着翻过了雪山;在小金县城,我们看到当地工资并不高的公务员们把一叠叠带着深情厚意的捐款投进募捐箱里;而在马尔康,整个城市的主题词只有一个,就是捐款,老人捐、小孩捐、干部捐、商家捐。见面相互问候,说的都是捐款的事情。一路上,那些残留着地震伤痕的农舍前,时不时有少先队员向我们和抗震的运输队伍致队礼,而山间玉米地和牛群旁,劳作的老人们不停地向赶来帮助他们的人们呼喊:扎西德勒!

  我们比谁都清醒地知道,这些致意与祝福,并不是送给我们本人的,而是送给所有为抗震救灾已经和正在做出贡献的人们。在这些看似细小的情节里,我们看到一股比地震更强大的力量——那就是面对灾难人民的团结与振作,还有对党和政府强有力领导之下战胜灾难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自然现象的地震固然是令人恐惧,但作为一种民意和民气支持下的众志成城的力量,足以使任何恐惧变为勇气。地震可以摧毁房屋,但摧毁不了我们的意志;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受损,但绝不可能摧垮我们的生活。只要希望还在,一切都会好的,几十个小时以来我亲眼所见的人和事,让我对此有充足的信心!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