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目前已建成3个应急避险场所:可为6万多人提供生存保障。目前广州市地震办正争取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在公园、广场、绿地和学校操场推广建设(5月17日《信息时报》)。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广州等地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问题的思考,也是对汶川地震的另一种回应。
城市人口密集,高楼大厦林立,寸土寸金。因此,在市区规划建设一些应急避难场所,无疑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勇气和魄力,具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其一,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要立足长远,不能紧一阵松一阵。有灾难时,我们会想到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但灾难一过,其重要性在城市管理者心目中是否还会如此重要?其二,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要遏制利益冲动。其三,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还需要有法规跟进。一是要对规划利用的绿地、学校开阔地、大型体育场、停车场等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对违反规定者要有具体的惩处措施,让这一好的政策举措彻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