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路司负责人谈抢通灾区公路难在哪里?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林红梅)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遭到地震毁灭性破坏之后的蜀道,抢通就更加困难重重。
公路修在山崖上 地震造成毁灭性破坏
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司长戴东昌19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说,由于四川所处的位置地理、地质和地形的特殊性,本来修路就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修出来的,公路多数是在山崖上建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河流。
交通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抢路
戴东昌说,在道路抢通现场,气候恶劣,余震不断,飞石、滑坡和泥石流不断发生,既严重影响了抢通进度,也极大地威胁着现场交通人员的生命安全。他感慨地说,如果不在现场,人们无法体会抢通队伍的伟大。抢通队伍抱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不顾安危,不怕疲劳,不怕牺牲,争分夺秒,拼命往前。不少路段刚刚抢通又马上被堵,前抢后断。
他举例说,理县至汶川的西线道路,在抢通后又发生了3次五级以上余震,导致道路多次中断。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四川交通系统先后有158名同志伤亡。17日以来,已经先后有2台抢通施工机械和5台运输车辆被泥石流、滑坡等掩埋。
剩余的难啃“硬骨头”
目前,仍有以下路段没有打通,这些道路是难啃的“硬骨头”。戴东昌具体介绍如下:
在茂县到北川方向,茂县境内已经全部打通,但是在北川段,由于地震,公路两侧的山塌下来,挤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堰塞湖,把公路整个淹没,目前,这段路是过不去的。
在都江堰至映秀公路上,清理了大塌方后,刚往前走,后面又发生塌陷。到17日,终于抢通了都江堰到映秀的公路,短短的30公里路清理了几天。目前,在邓生往映秀方向,由于堰塞湖形成的水库,公路也抢不通。
此外,汶川到草坡已经打通,但草坡到映秀,目前非常艰难,短期内恢复通车不太可能。
已抢通公路飞石、泥石流不断
戴东昌指出,目前通往重灾区的三条公路运输主通道已经打通。这三条线路是:西线理县至汶川的公路通道、从甘肃往南到茂县的北线公路、从成都经过都江堰到映秀的南线公路。但是,在以上公路沿线,飞石、滑坡和泥石流不断发生。
为确保道路通畅,戴东昌介绍,当地公路部门在沿线配备了专门的保通机械和人员,做到即堵即抢,24小时严盯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