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重建废墟上的心灵:90后女孩想给孤儿心灵抚慰

  本报讯(记者望隽)想成为“湖北妈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孤儿的读者越来越多。本报开通“湖北妈妈”报名热线两日来,热线电话027-87666666一直响个不停。

  截至昨日下午6时,本报已接到咨询电话400多个,334位热心读者报名登记。


  据不完全统计,在昨日的报名读者中,希望能收养孤儿的超过50%,其次为希望通过资助方式抚养孤儿的,选择其他方式的则较少。

  过半报名者想收养孤儿

  在硚口区工商局工作的李琳女士诚恳地说:“我希望能收养一名孤儿,我会把他(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护!”

  李琳有个10岁的儿子。她说,全家人都非常关注四川地震,看到本报“湖北妈妈”的报道后,经家庭会议商量,一家三口都表示,希望有机会增添一位“家庭成员”。

  李女士高兴地说,虽然儿子年纪小,但特别有爱心,“他说如果家里多个妹妹,我们三个人就一起来照顾她!”

  “我们全家都想为灾区做点贡献,为灾区孩子抚平心灵的伤痕。”李女士表示,如果能收养一位孤儿,家人会在他(她)身上倾注所有的爱,让他(她)在快乐和幸福中长大。

  据不完全统计,300 多名应征“湖北妈妈”的读者中,超过一半的人希望收养孤儿,他们的年龄多在30岁至40岁之间。

  地铁站职工集体应征“湖北妈妈”

  报名的读者中,还有单位同事集体应征“湖北妈妈”的。武汉市地铁集团下属崇仁路车站值班站长胡女士打来电话说:“我们车站的同事愿一起资助孤儿。”

  胡女士说,车站一位年轻女同事首先看到本报报道,很想收养一名灾区孤儿,但她年龄不够30岁。胡女士得知后,提议大家一起行动,得到了当班的6位同事热情响应。

  大家决定,每人每月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为结对孤儿提供200元左右的资助,还可以寄点图书、衣服。“大家力量有限,这笔钱不多,但如果能坚持下来,也是一份细水长流的爱心!”

  胡女士说,大家都为灾区捐过款,但仍希望能为灾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

  “90后”女孩想给孤儿心灵抚慰

  不少“80后”、“90后”也加入到“湖北妈妈”的报名队伍中来。不过因为他们年纪小、经济能力有限,只能选择第三种形式:在孤儿生日或春节等节假日时,给结对帮扶的孤儿打一个亲情电话、寄一份亲情贺卡,送一份充满爱心的礼物……

  17岁的陈莉(化名)是汉阳一中的学生,在校住读。她动情地说,要重新建设一个已成废墟的城市,最重要的是首先建设这个城市里人们的心灵。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她,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给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以心灵的抚慰。

  陈莉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在为地震灾区捐款,她打算发动班上其他同学参加“湖北妈妈”活动,“我们平时节约一点,用省下来的生活费来帮助那些不幸的孤儿们。”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