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医院里的一位骨折儿童在接受江苏医疗队的治疗。 |
救援群体也需心灵救援
江苏警方17人心理干预治疗队紧急赴灾区,已有效实施心理干预治疗2100余人
沈宫轩 戚庆燕 裴睿 于丹丹 刘璞
空前的灾难让许多幸存者产生了惊慌、悲痛、恐惧等心理障碍,与此同时,一些身心俱疲的救援人员也已出现焦虑、不安、厌食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物质的援助可以帮助家园的重建,但只有心理的救援才能抚平心灵的创伤。昨日,在川抗震前线的省公安消防总队的姚远告诉本报记者,与江苏救援队一起在地震灾区并肩作战的江苏警方17人心理干预治疗队,每人每天都要对20余名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疏导,截至5月19日,共对2100余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
到5月18日,江苏警方先后分两批派遣赴川的17名心理治疗师已全部抵达江苏警方救援队的各个大本营,并迅速投入到对当地受灾群众和施救人员的心理疏导——这17人之前都经过了专业的岗前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
安慰不当或将引发更大心理危机
南京消防支队的医生马丽说,在地震的第四天,他们发现了一名22岁的大学生,虽然伤势严重,但仍有获救的可能,但他一听说自己可能会被截去双腿,立刻变得绝望,甚至想到放弃。整整两个小时,马丽医生一直同这名大学生对话,他想吃什么想喝什么都一一满足他,让他相信,江苏的消防人员一定能把他救出来。终于,男生消除了恐惧心理,配合营救人员不但成功被救出,还保住了双腿。
5月19日上午,正在德阳什邡市蓥华镇参加救援的南京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教导员、心理干预治疗师苏晓新突然发现一对老夫妇席地而坐,伤心地哭泣道“不想活了”。原来,51岁的戚淑琼夫妇正为失去年仅22岁的儿子而悲痛。苏教导员连忙将他们扶到帐篷里听其诉说,帮助其调节心理情绪。
随江苏救援队赴四川灾区的心理干预治疗师们告诉记者,灾后心理援助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这段时间里,生存是第一要务,在这一阶段,人们联合起来对抗灾难,心理问题并不明显。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伴随相应的心理援助,灾民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的困难,而感到强烈的失落。第三阶段是恢复和重建阶段,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当务之急,是让灾区群众宣泄,因为他们刚受到很大的冲击,需要宣泄。无独有偶,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心理学专家Karen Gabe昨日也旗帜鲜明地表示,安慰不当完全可能引发更大的心理危机,她是在对爱德心灵关怀队的十多位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时说这番话的,关怀队的志愿者很快就将前往灾区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救援群体也需心灵救援
心理干预治疗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帮助其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灾难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与动力,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的心理治疗过程。
昨日,记者采访时很痛心地获悉,面对灾区的惨烈和救助的无奈,奋战在一线的公安特警、消防官兵,同样急需心灵救援。位于蓥华镇的莺峰化工厂几幢办公楼房在地震中全部倒塌。5月16日下午,南京公安消防官兵在救援中发现一名被埋在废墟里长达100个小时的该厂51岁职工刘德云。24岁的徐波是参与其中的一名救援者。当时,他钻进只能容下一个人的通道内,发现刘德云的左脚被水泥和楼板压得粉碎,左腿已经坏死,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救出。为保住刘德云的生命,随队医生当即进行会诊,在征求刘德云本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后,决定对其就地实施截肢。
当晚,随队的心理干预治疗师苏晓新发现小徐一声不吭,既不吃饭,也不与别人讲话。原来是徐波还在因为下午没能将刘德云完整地救出而深感内疚。苏晓新当即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听其诉说感受,并帮助他分析原因,告诉他这是不得已、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同时受困者及其家人至今都十分感激等等,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逐渐消除了他的内疚心理。
沈宫轩 戚庆燕 裴睿 于丹丹 刘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