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灾区老人拒绝返回重庆避难 称要与伙伴共患难

  灾区老人拒绝回渝避难陪伴老伙伴

  震后都江堰,由帐篷搭成的临时居住区随处可见。帐篷里,75岁的吴贤碧老人拉着一位年轻护士的手,刚说几句话,便老泪纵横,膝盖一弯,差点跪在她面前。

  护士赶紧扶住老人,泪光闪动。

  老人住最好的帐篷

  19日上午8点,医生冯敏科、护士汤时琴带着馒头和牛奶走出都江堰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往40米外的一个帐篷。

  这个帐篷现在住着6位老人,年龄最小的已64岁。

  冯敏科和汤时琴是给老人们送早餐来了。那天早上,他俩和全部值守在岗位上的60多名同事,也是吃的馒头,还有用奶粉兑的牛奶。

  走进老人们住的帐篷,75岁的吴贤碧坐在床沿上。床上,躺着她76岁的老伴,他们老家在长寿,10多年前搬来都江堰。

  在这片临时居住区,老人们住着最好的帐篷。虽然只有大约8平方米。老人说,这是解放军特别给他们搭的。

  帐篷外3米远的地方,是老人的家。12日,她和老伴从家里撤离。

  她老伴鲍月森,耳朵已不好使。躺在床上,侧身看着我们。脸上没有表情。

  吴贤碧告诉记者,女儿在茂县上班,女婿也在灾区。灾难发生后,大家都不知对方情况。直到18日,才终于打通电话。

  电话两端,都是哭声。

  特殊的老人“部落”

  帐篷里另一位老人杨士娥和老伴熊荣富,曾在重庆巴南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也是10多年前退休后卖掉在重庆的房子,来都江堰养老,孩子都在重庆。

  医护人员说,地震发生后,杨士娥的孩子专门开车来接老两口回重庆。可他们说,要和同样受灾的老伙伴们一起住帐篷。

  最早发现这个“老人部落”的是护士陈林维,她说,14日那天帐篷里住着7位老人,现在已搬走了一位。“当时看到帐篷里全是落难的老人,我差点哭了。”陈林维低声说。

  不让老人挨饿

  从此,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担负了那个帐篷里的老人的一日三餐。

  每天早上8点左右,一位值班医生、一位值班护士,就会把当天的早餐,给老人们送到帐篷里。

  18日中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熬了菜稀饭。没有什么下饭菜,医生护士们给老人带去了一大盘莲花白。素炒的,没有花椒,也没有海椒。

  老人们的午餐和医生护士的完全一样。

  “吃不完的,千万不要留着,倒到垃圾桶里。现在天热了,又刚刚发生地震,一定不要吃变质的食物。你们放心,有我们吃的就不会让你们饿饭。”19日,见吴贤碧老人把剩下的牛奶留在洋瓷缸里,陈林维赶快叮嘱老人。

  装牛奶的洋瓷缸边,摆着一个洋瓷碗。揭开盖在上面的另一个碗,里面还装着没来得及吃的馒头。老人说,留着晚上吃。

  陈林维赶快告诉老人:“莫放在这里,我带回卫生中心去,放在蚊子叮不到的地方。你想吃,我喊人给你拿过来。”

  “晚上想吃稀饭,还是给你们煮点干饭过来?对不起,婆婆,现在没有肉吃。”陈林维收起装馒头的洋瓷碗,弯腰问吴贤碧和杨士娥两位婆婆。

  吴贤碧拉着陈林维的手:“谢谢!谢谢!你们吃啥子,我们就吃啥子。太谢谢你们了。”

  拉着陈林维的手不放,吴贤碧一直说着“谢谢”。突然老人膝盖一弯要给陈林维下跪,被陈林维及时扶住。

  “老人家,活着就好,一切都会过去的。”陈林维安慰着老人,努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

  本报特派记者 杨光毅 都江堰报道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