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飞到汶川的陆航团 已运出上千重伤员
20日下午,成都某机场,螺旋桨声轰鸣,不断有直升机起降。一批批救援物资和抢险人员被火速送进灾区;一名名伤员被火速运出来,随即被抬上救护车……
搭建这条空中生命线的,是来自重庆的成都军区驻渝某集团军陆航团的官兵。
震后1个多小时飞灾区
“5月12日,地震当天16:19,我们就接到命令,派出4架直升机,前往灾区巡查。”驻渝某集团军陆航团高参谋长介绍称,地震发生后,因为通讯完全中断,灾区的消息完全不清楚,于是他们紧急出动,前往汶川等地区巡查3个多小时,确定了地震灾区范围及一些基本情况。这是最早飞到汶川的直升机编队。
13日,在确定了受灾地区后,陆航团又出动了18架直升机,飞行28架次,往汶川、都江堰、安县、绵竹、彭州等地空投救灾物资12.5吨。此后,陆航团承担起了运输救灾人员物资和接送重伤员的任务。
从灾区飞回的直升机只运出伤员,“伤员很多,也只有重伤需要到市内抢救的伤员才用飞机送。我们都是最大负荷运送伤员,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搭载。”高参谋长告诉记者。
没有经纬度靠经验飞
“我们最远飞到青川,那边地形条件复杂,气流异常,来回需要3个多小时。”高参谋长称,地震地区海拔较高,高山林立,很多地方都无法直线飞行,“只能沿着山谷飞,很消耗飞行员的精力。”
“目前,我们主要向一些偏远的乡镇渗透,那些地方没有地名,经纬度也没有。飞行员全凭自己的经验驾驶,难度比较大。”高参谋长还介绍说,山区一些没有受灾的居民,在粮食收割后将秸秆焚烧,“燃烧产生的烟雾,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飞行。”
运出灾区上千重伤员
“我们的官兵一般都是早上5点开始,一直干到晚上10点,非常辛苦!”高参谋长称,直升机在连续飞行三四个场次(进场到退场称为一个场次,一般为1天时间)后,都需要做保养,“但那么多的东西等着我们运进去,那么多的伤员等着我们去运出来,一点不敢怠慢。”于是负责飞机保养的官兵放弃了休息时间,连夜保养,以保证白天的正常飞行。
为了抢时间,后勤官兵一天只吃两顿饭,很多时候在飞机旁把饭吃了又接着干,“要给飞行员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保证飞行安全。”
地震后的几天时间,陆航团的飞机陆续抵达各个重灾区,输送了大批的救灾人员和物资,送出大量重伤员。截至19日,总共出动直升机583架次,飞行时间近600小时,运输救灾物资213吨,运送救灾人员913人,送出重伤员1113人,解救72人,包括14名中科院院士,台湾游客15人,外国游客4人。
本报特派记者 肖庆华 成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