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废墟下挺过七天八夜
他被埋了179个小时,在黑暗无助的废墟中,他始终有希望,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他甚至在废墟中睡了一觉。
经过30个小时的努力,他成为目前获救者中被埋时间最长的伤员,他创造了生命奇迹。
被埋同事相互鼓励
创造生命奇迹的男子叫马元江,32岁,地震前是汶川映秀湾水利发电厂发电部副主任。地震时,他正在二楼办公室开会。地震瞬间,他被深深地埋在了废墟里,不知天日。
直到18日下午3时,几支救援队层层凿洞,试图穿过交错的钢筋水泥板,救援另外一个电厂职工。机械的钻击声惊醒了睡在不远处的马元江,尚保持清醒意识的他立即用水泥块敲击墙体,引起了救援人员的注意。
晚上8时许,被困废墟的虞锦华被成功救出后,她告诉救援人员说,在她的下方,还有一个叫马元江的男子,“我们聊天,相互鼓励,要生存下去。”
梯子形挖掘救伤者
担任营救主力的上海消防总队官兵经过勘察发现,水电厂办公楼由于坍塌的楼房结构复杂,强烈余震不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新的塌陷,使被困者受到第二次伤害。
上海消防总队地震抢险队经紧急讨论,根据被困者已七天未进米水、身体极度衰弱等状况,决定从被困者身体下方挖掘通道,绕过横梁进入他所在的部位,将患者身体周围障碍清除。
抢险队构筑了一个梯子形状的生命通道,垂直高约8米,纵深11米,“通道先是竖立掘进,然后转横向掘进,经过几次这样变换方向,抵达到被困人员的身边。”
昨天零点52分,马元江在被困瓦砾中179小时后,终于成功获救。
心理干预鼓励意志
在此过程中,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专家冯正直不顾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深入靠近马元江被困的地方,不间断地对他进行心理干预,鼓励其生存意志。
冯说,“你知道你呆了多少天?”马元江答道,估计是16号,好像有好几天了。冯善意地骗他说,“你只在下面呆了两天。你是男子汉,你要坚强,你要活下去,你能生存,你就是幸运儿。”心理干扰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马元江获救后意识清醒。“你叫什么名字?”“马元江”“手机号码是多少?”上述提问,马元江回答得一清二楚。
在废墟睡觉养精神
新桥医院医疗队徐剑铖主任说,病人在里面呆了179个小时,一口水没喝,一口粮没吃,是一个罕见的生命奇迹。“马元江的心态太好了,这是他最终能活下去的最大原因!”
在对他长达30个小时的救援中,马元江不时主动和救援人员说话,以此来保持清醒并鼓励自己。
据其他被救出来的人说,在黑暗的废墟中,他们不时能听到马元江说话的声音。马元江自己回忆,地震当晚,他摸索着用手刨开了附近的一些石块,为自己刨出了一个狭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甚至还调整身体好好睡了一觉,养足了精神。据了解,被救出时,马元江还保持着清醒的意识,还能说话。他自己还说,每个幸存者,其实被埋地下时,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心中都有不同的信念。但相同的是,都有良好的心态。
乘上将专机紧急转运
马元江获救后,经初步检查,医生发现他左前臂因废墟砖石的长期压迫导致缺血性坏死,并有多处地方皮肤创伤,伤口有较重的感染。由于长时间没喝水没吃东西,已严重脱水,脉搏非常微弱,体温在38℃左右,心率达到130次/分钟。
为给马元江保命,救援专家立即为其实施了抗休克治疗。经过一夜的抢救,马元江生命体征平稳后,专家组决定立即送往医院,视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昨日上午10点30分,马元江在新桥医院汶川医疗队张国强教授的护送下,乘坐总后勤部部长孙大发上将的专机前往成都。10点50分,直升飞机降落凤凰山机场。等候在此的成都军区空军医院的急救车接上马元江和医护人员,立即驶往重庆新桥医院。同时,新桥医院急救车于10点20分出发,到渝遂高速公路遂宁起点站等候。
特别医护组为生命护航
昨日下午2点40分,当急救车飞驰而来时,早早等候的新桥医院医护人员马上迎了上去。几乎所有人都很紧张:如果他能顽强活下来,对于尚未找到亲人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希望。
到达新桥医院后,马元江立即被送到了ICU病房抢救。新桥医院王卫东院长、范志民政委召集相关专家会诊。
据王卫东院长介绍,马元江能在地震废墟中不吃不喝坚持179小时,强烈的求生欲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如果其现在因为脱险而精神彻底放松下来,那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脏器的变化,病情也可能随时变化,所以现在对马元江的治疗首要任务是保命。
专家为马元江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虽然马元江左前臂缺血性坏死,需要手术截肢。但因为其长时间禁食禁水,身体状况极度虚弱,如果仓促麻醉手术,马元江随时有生命危险。专家们决定先为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撑,然后,再根据其病情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根据其目前身体状况,新桥医院专门组建特别治疗组和特别护理组,对其进行24小时监控。
本报记者 何薇 郎清湘 刘敏 通讯员 曾李吴 特约记者 王中委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