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八问汶川8级大地震

  救灾部队实施伞降

  人民日报发

  汶川地震

  为何没能作出预警?

  在1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接到四川地震局职工投诉,其亲人说在几天前就察觉到地震迹象,但局里说为了保证奥运前的安定局面,禁止透露这个信息,进而提问中国地震台网是否监测到一些前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表示,地震预报到目前仍是世界难题,地震目前不可能提前得到准确预警。

  张晓东说,地震的难以预测由三方面因素决定。第一是地球的不可入性。人类对地下发生的变化,目前只能靠地表的观测进行推测,而这种推测很不唯一。第二是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是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

  动物行为反常

  是否就要地震?

  有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前,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大规模的蟾蜍迁徙:数十万只大小蟾蜍浩浩荡荡地在一制药厂附近的公路上行走,很多被过往车辆轧死,被行人踩死。因此,有人便提到地震前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现象。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说,地震以前出现动物习性异常,这在地震史上也有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地震只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来很多,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跟气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倪四道教授表示,动物的一些征兆和地震之间,科学界不认为有必然的联系。地震之前,地壳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使地下变得更热,导致冬天蛇出洞;但地震不是导致冬天蛇出洞的唯一原因。洞庭湖鼠灾发生时,成千上万、上亿只老鼠到处乱窜,现在大家也都知道它不是地震的前兆。

  汶川大地震

  缘何全国震感强烈?

  汶川县发生地震后,北京、江苏、贵州、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西藏等省区市均有震感。甚至遥远的越南和泰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感。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车时表示,这次地震属于大型板块断层活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释放。我国地层分为青藏高原板块、华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板块等6大亚板块。四川汶川是地震活跃地区,处于我国6大亚板块断裂带上。这次地震聚集了巨大能量,突然间释放,能量沿着板块裂缝传递,对各板块进行挤压,地层破裂尺度较大,导致其他地区有震感,灾情严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二七分析说,全国许多地方震感强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

  首次5000米高空伞降

  为何取消?

  5月13日上午,空军空降小分队为了及早摸清震中灾情,计划乘机飞临震中上空,在5000米左右高度空降。但是,由于云层浓密、空中有积冰不符合空降条件而未能实施。次日,气象预报天气稍有好转,空降小分队抓住短暂时机,从云层缝隙中成功实施了复杂气象条件下首次高空无地面引导的空降行动。

  我军气象专家、空军司令部气象局副局长崔廉清表示,天空是飞行器活动的舞台。雷雨、积雨云、低云、恶劣能见度、积冰等天气现象,都会严重影响飞行活动,再先进的飞机也要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崔廉清强调,空降的成功率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比如,雨雪天难以空降,低云层空降兵看不见地面目标,风大容易造成着陆分散,因此必须根据天气的变化,利用风和、雨歇、云散、雪停时实施空降。这一点,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情况再紧急也不能蛮干。

  川中盆地高湿、低云、降水多,雨雾雷电多,能见度差,经常出现雷雨、山谷风、风切变等危及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客观上增加了抗震救灾飞行的难度。据崔廉清介绍,山谷风引发的“风切变”,是指短距离内风向、风速的突然变化。飞机在穿过风切变层时,风向和风速的突然改变就像一把无形的钢刀,会使飞机的升力突然改变,甚至可以将飞机一下子掀翻,造成猝不及防的灾难。

  强余震发生

  还会影响哪些地区?

  19日晚,四川相关部门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汶川8.0级地震近期余震趋势意见的报告》,汶川8·0级地震余震活动水平为6-7级,5月19日-20日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发震的可能性较大。这一公告播发后,当晚引起成都、达州、南充等地部分群众的恐慌,人们纷纷向城外安全地带撤离。

  20日中午,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所长程万正研究员说,近日可能发生强余震的区域仅限于目前重灾区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成都市等其他地方并未在余震区范围内,强余震不会对其造成大的破坏。

  程万正说,“5·12”汶川8·0级地震的类型是“主震余震型”,其总体是衰减趋势,但其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在此过程中,会有一些起伏,有时起伏还比较剧烈,也就是可能有较大余震发生。但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的范围是:沿“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展布的狭长区域,长度约300公里,主要是理县-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这一带,成都市等其他地区并未在余震区范围内。

  汶川地震震级

  为何修正至8.0级?

  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震监测机构,对此次地震的震级作出不同判断。中国地震局日前,也将四川汶川地震震级从里氏7.8级修订为里氏8.0级。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说:“地震震级是地震能量的一个标度。它是通过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波的振幅和周期来综合测出的。为了尽快地报出地震的信息,可能一开始使用的台站比较少,随着更多台站数据的参与,精度会越来越准确。所以,对一个相对较大的震级的确定,这次震级修订是逐步的,是正常的。”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资料的实时观测数据,速报的震级为里氏7.8级。随后,根据国际惯例,中国地震局组织有关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资料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并计算了震源破裂过程,发现了主震是在1分钟内由多个阶段的破裂组成的多重破裂过程,因此修订震级为里氏8.0级。这与美国利用全球地震台网最终修订的参数相当。

  为何有伤员

  被救出不久

  反倒死亡?

  19日12时许,搜救人员在位于绵竹汉旺镇的天池煤矿家属楼废墟堆里,成功营救出一名叫王华珍的女子。此时,距离大地震发生时间已过去了165个小时左右。王华珍被救出后,尽管医护人员尽了最大努力,她的生命征象还是开始减弱,继而慢慢地停止了呼吸。王华珍被拯救出黑暗的世界,尚不足20分钟。

  专家表示,肢体被挤压超过24小时后开始出现肌肉坏死,一旦移开重压,坏死肌肉会释放大量的肌红素、蛋白、钾等电解质,迅速引起心肾衰竭而死。

  唐山市公安局安康医院副院长、主任心理师梁铁成从心理学上解释称,人受伤受困时,靠极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意志支撑,并在最后用出浑身的力气,发出求救的声音。此时,人的所有身体机能已达到了极限。但是在被营救出来之后,心理顿时放松,进而失去意志支撑,身体机能随之放松,于是再也难以支撑下去了,接着便撒手人寰。

  为何女性

  生存机会

  大于男性?

  5月15日下午6时至6时半之间,救援队员在荷花池菜市场幸福村附近的宿舍楼和一旅馆,先后将周娜、董婉霞、徐学蓉三名女性救出。周娜神志清醒,可听懂朋友的话语;董婉霞满脸笑容,向在场人员打出了“V”字手势;徐学蓉更是获救后不久,便站起来要求自行离去。5月15日下午,北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谢守菊,她在被海南地震救援队营救出来后,立即和救援队员一起加入了现场医疗队伍。综合“72小时黄金救援期”的新闻,不难看出,很多女性在过了这段时期不但能奇迹生还,而且精神状况也普遍比获救的男子好。

  广州军分区武汉总医院的医师方庆表示,就目前的营救情况来看,获救女性的比例要稍高于男性。“在身体没有受伤的情况下,处在密封环境下的女性,其生存下来的可能要高于男性。”方庆说,这与女性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构造都有很大的关系。

  在心理方面,女性更容易能稳得住情绪,平静的心境会消耗更小的能量,能让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支撑更久;此外更重要的是,女性的皮下脂肪要比男性厚,水分的消耗更少,在同样的环境下,女性出现脱水症状的情况会比男性长。特别在超过了120小时后,女性的这种优势可以更加体现出来。“一旦出现生还者,女性将会占绝对多数。”方庆说。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