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德国《明星》周刊5月19日报道称,在中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与帮助地震灾民的愿望融合在一起”、“中国人从没像今天这么团结过”。对于外媒对中国爱国情绪的关注,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称,“爱国主义情绪”与“对生命的尊重”在这次灾难中结合起来,让世界对中国多了一份理解和肯定。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地震给中国提供了一个让“中国认同”和“人类最基本价值”两者相互统一结合的机会。张颐武说:“中国的爱国情怀升华为对地震中受难者的关注;而从人类最基本价值出发的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又转而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情绪。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张颐武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经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使关注个体生命成为可能。“在唐山大地震时,中国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给每个受灾的群众提供很好的救助,在艰难的物质情况下很难做到尊重每个个体。”
世界主流国家和媒体对中国在这次地震灾难中的表现几乎全部是正面而积极的,张颐武说,“这次的地震灾难中国表现出了新的开放、透明的心态,世界也因此意识到中国是尊重个体的,中国人分享着世界人民普遍认同的尊重‘生命个体’的价值观,他们因而对中国的爱国主义情绪多了一分理解和肯定。”(环球网 邵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