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电 题:专家:媒体应适度报道灾难场面 避免二次心理伤害
中新社记者 曾利明
“媒体信息传播效率高、覆盖面积大,在灾难救援中能够起到正面、积极的安抚作用,极大地降低幸存者和人们的恐惧焦虑情绪的独特作用,但目前不宜对灾难场面进行长时间滚动播出”。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赵丞智今天说。
赵丞智说,地震灾难心理救援中,媒体的首要作用是提供灾难破坏情况和救援进展信息,准确提供死亡和幸存者的数字和名单,避难场所和支持中心的位置、幸存者家人等信息,发布帮助受灾者与家人取得联系的渠道等内容。
研究和事实都证明,震后准确、及时的信息提供,可以大大降低幸存者和人们的恐惧感和焦虑感,只有真实的信息走在谣言的前面,才能让社会恐惧降到最低,更有利于救援效率的提高。
赵丞智认为,媒体在提供正面、积极的信息时,应避免成为后续的应激源。“媒体是把双刃剑,不成熟的媒体往往通过惨烈的、震人心魄的图片增加视觉冲击力,夸大灾难事件的恐怖性、可怕性和影响性,以达到抓取读者的目的”。而这种报道会给当事人和未经历灾难、关注灾难幸存者的读者造成新的应激源。
为此,他提出,媒体对特大灾难的救援场面最好采用间歇性播报形式,以便给关注灾难救援的读者心理缓冲和调整的机会;相关节目也不应在幼儿园、精神疾病机构播放。家长要限制青少年对这类节目的观看时间,以降低媒体对关注灾难的人和特殊人群的心理刺激,防止媒体带来的二次心理创伤。
赵丞智称,美国“九一一”灾难报道是失败的典型,“世界各大媒体滚动回放播出灾难发生时的恐怖情景,结果使幸存者和当事人对灾难情景不断地重复体验,构成新一轮新的心理创伤性应激和不良暗示”。
他强调,灾难心理救援使用的策略和手段都不能违背的这一原则:不能对幸存者、其他人和社会构成新的伤害。媒体应当尽量传播对群体积极的、有建设性、增强信心的信息。“同一个灾难新闻特写图片,拍一个残肢断臂和拍一个救援人员与幸存者的手紧握、拥抱的画面,给幸存者和人们的感觉完全不同”。
“前者是可怕、无助、绝望的;后者是温暖、有信心、充满希望的”。正确发挥媒体的力量,提供积极、有利于增强幸存者生活希望和信心的信息是心理救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幸存者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心理干预作用。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