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士兵突击:陇南市九县区救灾一线官兵原味日记

  士兵突击

  陇南市九县区受汶川大地震波及后,房屋倒塌,交通中断。从震情发生的次日5月13日开始,兰州军区某红军师的官兵日夜兼程,到达灾区。目前,3000余名官兵兵分三路,一路在宝成线徽县境内抢修隧道,另两路挥师武都和文县,帮助受灾群众抢粮、排险、抢修道路。

其间,本报记者曾在文县中庙、范坝等乡镇追踪采访报道,目击一线官兵抢粮、排险的感人事迹。

  记者走进他们在碧口的帐篷,发现铁血男儿们在日记中记录下了这次抗震救灾的点点滴滴。情之深、爱之切、行之严,令人为之动容。于是,记者辑录了来自他们救灾行动中的一组原汁原味的日记。

  我是一个兵

  5月15日 星期四 晴

  经过两天奔波,我终于赶到了部队救灾的目的地——甘肃文县碧口镇。虽然抛下了刚刚结婚五天的妻子,但是作为一名军人,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抗震救灾需要我,我不能逃避。

  地震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房屋基本上全部倒塌了。乡亲们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粮食和生活物资都压在下面,乡亲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我来不及休息就马上投入了战斗。连续扛了四五十袋粮食之后,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刺骨地痛。但是当我看见乡亲们脸上开心的笑容时,疼痛似乎也减轻了很多。 (士官 尚林光)

  5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救灾的第二天。昨天一天的忙碌,大家都感觉到了疲惫,可是早上六点起床哨响的时候。每个人动作都很快。集合的时候,指导员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比昨天更重,请大家做好准备。”果然,今天的任务比我们想象的还艰难。我们赶到受灾的村子,就用了1个多小时。十多公里的山路把我这个新兵的脚磨出了泡。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我,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天黑的时候,我们一共帮了十余户乡亲。老乡们问我,“明天你们还来不?”我说:“来”。心里想,这可不是我能做主的事!不过明天肯定还有和我一样穿绿军装的人来。 (列兵 陈琼)

  5月16 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早晨我们像往常一样早早出发了。一路上到处是危险:许多山体发生了滑坡,石头和断裂的树木滑落到公路上,汽车无法通行。走到一半的时候,我们被迫改为步行。又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才到达目的地。虽然很累,可是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迅速展开了救灾工作,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吃上中午饭。吃完饭,我在附近的商店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听见父母的声音我很开心,打完电话走的时候老乡坚决不收钱,我扔下5元钱就跑,他追不上我。回到营区已是傍晚了,天上下起了雨,为了防止山体滑坡,我们又重新搭了帐篷。希望这场雨不会给老乡们带来更多的灾害。 (列兵 杨帆)

  我变得更勇敢

  5月17日 星期六 晴

  一天又过去了,今天我们一共帮老乡抬了七口棺材。这里的习俗很有特点,棺材在抬的时候,要放平,先出小头,后出大头,不能把盖子揭开了抬。这样抬棺材的难度很大,但我们都完全按照当地的风俗进行。每抬一口棺材,我们都得出一身汗。刚开始时,看见棺材还有点害怕,后来,就完全适应了。我想,可能自己又变得勇敢一点了吧。 (列兵 史永果)

  5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星期六,早上天气很好。我们在一声哨响后全体集合了。今天的目的地是肖家沟,任务和往常一样是抢救粮食和贵重物资。整整一天的忙碌,虽然身体很疲倦,可是心里很充实。虽然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可是今天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星期六了。 (列兵 洪高翔)

  5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吴家坝,早晨我排接受任务到一处受灾严重的老乡家里救灾。他家所有的生活用品以及农用机具都压在了废墟中。作为代理排长,我责无旁贷。简单分工后,我就一马当先干了起来。同志们也都分头忙活了起来,很快我们的衣服就湿透了。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我们抢救了老乡3000斤粮食和其它物资。(排长 孙海霞)

  5月17日 星期六 晴

  一如往常,匆忙吃过早饭。我们便乘车赶往救灾地点。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山路十分难走。我们今天的任务是疏通道路,把山上滑落下来的石头清理干净。排长简单分工后,我们就你前我后,你推我拿干了起来。正忙碌的时候,突然发现队伍里多了几个穿便装的陌生人。从他们干活的麻利劲上,我看出他们也当过兵。休息时一交谈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北京空军某部的退伍老兵,听说我们在这里救灾,特地赶过来帮忙。几名退伍老兵和我们一样,一直忙碌到晚上8点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兵的风采。 (士官 胡存刚)

  5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抢险的地点是受灾最严重的范坝乡,由于昨晚突降大雨,刚清通的道路又塌方了,救援队进入不了范坝乡。我们做为医疗突击队的第一分队在上级首长的带领下,走了两个小时的水路,率先到达范坝乡。映入眼帘的是倒塌的房屋和一群手足无措的乡亲们,他们看到我们的时候,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有一个老大爷还当场跪了下来。我们立即兵分三路开展救灾工作。乡亲们都说,见到我们,使他们明白了“灾难无情党有情”。 (士官 唐碧)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

  5月18日 星期日 晴

  好可怕的地震,全国十几个省份都有震感。特别是家乡四川受灾最严重。临时接受救灾任务也没有来得及给家里打电话,不清楚家人的情况,很担心。第一次来到救灾前线,这里的受灾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到处是残垣断壁。山路也总是不同,前面的工兵开了路,我们才能继续前进。走走停停的,对家里人的思念更加强烈了。这里离家乡广元不到100公里,两个小时就能到家,可是我的战场在这里。救灾时,一个老乡对我说:“小伙子,我很佩服你,这里离你的家乡不到100公里,你却能投入到我们这儿的抢险中”,他不知道,我早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啊!

  (士官 田龙)

  5月18日 星期日 晴

  早上七点钟就出发了,透过车窗看外面的世界。高低起伏的山脉,绿意盎然的树木。一切都显得那样和谐,唯有不时看见倒塌的房子,让心里一阵一阵的悸动。下车之后,我们就沿着小路开始步行,随后又是一整天的辛苦。记得刚当兵的时候,父亲告诉我,到了部队要好好干,锻炼自己。《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说过,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自己现在这样应该算是做了一点有意义的事吧!

  (士官 田龙)

  5月1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有件事很是让我感动,碧口镇年逾七旬的老人王凤珍,家里4间房子全部倒塌,儿女均在外地打工,因通信中断一时联系不上。见解放军前来救援,她没有让我们搬粮食,而是请求我们把装有现金和手饰的小布袋从废墟里挖出来。九班长王养玉听了老人的话,二话没说,第一个进到危房中,班里其他四名战士积极协助,大家一起用双手在瓦砾中刨找,整整往下刨了一米多深才将老人的小布袋找到。看到有的战士手蹭掉了皮、磨出了血,老人热泪盈眶,连声说:“兵娃娃们,太谢谢你们了……”二班长说:“看见您,就好像看见我远方的父母一样,怎么能不帮忙呢!”

  (副指导员 张旭昌)

  5月1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已经是参加救灾的第四天了,昨天夜里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余震。好在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上午我们不像前几天一样从危房中抢运物资,而是从倒塌的房屋废墟中抢救物资。工程量明显比以前大了很多。进展很慢也很辛苦,为了给一位乡亲找到压在房屋废墟中床下的户口本,我两手都磨出了血。下午,我们打扫碧口镇道路两旁的垃圾。镇上有很多老乡,对我们都很热情。送来了矿泉水和饮料,但是我们有纪律,不该拿的我们一点都不会拿。(列兵 柯承业)

  5月19日 星期一 晴

  作为一名新兵,能够参加此次的抢险救灾,我颇为振奋,但又有些紧张。连续几天早出晚归的情况下,干部骨干仍然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救灾现场,党员、骨干起到了身先士卒的作用。遇到危险挺身而出,时时关心着我们这些新战士的安全。虽然说大多数时候,我们新兵只能收拾残局,可是就是在党员、骨干和我们这种有点“不平等”的分工下,我们已经成功地救助了400多户人家,相信明天会更好。 (列兵 余志华)

  5月19日 星期天 晴

  今天好辛苦啊!足足走了三四十公里山路,真的难以承受。乡亲们的生活都十分困难,一位老大爷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一个人从地震中逃出来,身无分文,东吃一顿,西凑一顿,大爷消瘦的脸颊和黑黑的眼眶让我格外难受。我当时就把自己仅有的70多块钱硬塞到了老乡手里,却忘记了自己连给家里打电话的钱都没有了。晚上回到连队已经八点多了,帐篷里竟然有了无线电话,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士官 刘汝超)

  5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最近几天最辛苦的一天。帮助老乡搬了几千斤的粮食,还打扫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卫生。晚上八点回到营区的时候,全身又酸又痛。于是就跟连长建议洗澡。八点半的时候,我们就整队出发了。大家拿着洗漱用品,喊着番号,高高兴兴地到河里洗澡。河水很清凉,我们在里面打水仗,我还给大家表演了几个漂亮的仰泳动作。大家都说我动作很帅呢! (上等兵 刘备)

  5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早上起床,我们在集合的地方集体默哀了三分钟。听连长说,后面三天被定为全国哀悼日了。为了能够让灾区的人民好一点,再辛苦一点也值得了。中午,我们每人吃了一包方便面,虽然没吃饱,但是心里却很充实。这可能是我长这么大干的最有意义的事了。晚上回营房的时候,我们给老乡集体唱了一曲《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老乡们听着听着都流下了眼泪。我也险些就哭了。 (上等兵 刘备)

  5月20日 星期二 晴

  抗震救灾的这段日子,使我受益匪浅。什么叫做无私奉献?什么叫做大爱胸怀?什么叫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灾难无情人有情,是啊,作为人民子弟兵的一员,我感到无比光荣。时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但消融不了我们团结向上的心灵,灾难冲垮了家园,但只会让我们越挫越勇,更加一往无前。在挨家挨户的救援中每一个人都是一首壮丽的凯歌,战友们高唱着真诚,谱写着感动,用无私的情怀串起感动的浪潮。一根木桩两个人抬,一个馒头两个人吃,一口清水两个人喝。在课堂上,我们感受不到这种情怀。 (列兵 曹晟)

  本报特派记者 朱静渊《兰州晨报》供稿 

  特约记者 周长江 路波波 整理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