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出差遇地震改道灾区拿起手术刀
21日,上午9:30左右,德阳市人民医院医院草坪上的帐篷外,伤员们即将转移到重庆治疗。在大连医疗救援队的帐篷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紧紧抓住一位中年医生的手不放:“我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你了啊,医生!谢谢你保住了我的腿……”很多伤者都含着热泪,向这位浑身湿淋淋的中年医生告别。他就是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大学修复重建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医学博士王江宁教授。
这位医学博士,怎么会浑身湿透?这是因为,在19日地震局通知有余震的消息后,王江宁和自己带的硕士生,已经连续在街头的雨中露宿了两个夜晚,把帐篷让出来给病人用。王江宁和学生张立彬则顶着一块塑料布、一块被褥,在雨中连续度过了两个不眠夜。
出差遇地震回家行程改道灾区
5月12日,王江宁到遂宁出差,地震突发,受灾严重。这个时候,王江宁首先想到的就是:灾区需要治疗的,主要是颅脑伤、挤压伤、腹腔破裂、肢体损毁等危重病人,而自己正好是修复重建外科的医生。德阳肯定非常缺这类医务人员。王江宁到达成都,购买了帐篷、水、干粮等必要的生活用品。然而,由于电话出现故障,很难打通;找了很多熟人,也无法去德阳。几经辗转,在本报的联系下,王江宁于13日下午4时,如愿到达德阳接受伤者最多的市人民医院。
短短交流后,在医院医务部长的带领下,王江宁来到三楼骨科。把行李放在医生办公室后,王江宁穿上白大褂,投入到急救队伍。从13日下午到14日凌晨4时50分,未进一粒粮食一滴水的他,一口气会诊了39位骨科病人。
大专家变“小”医生
在给骨折患者做手术时,王江宁每次都争取手术一次成功,不给伤者留下任何残疾。18日晚,王江宁和往常一样忙碌着救治患者。查房时,他发现一位左足跟骨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坏死的伤者,根据灾区特殊时期应该特殊治疗的原则,首选手术方式应该进行截肢。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时,家属哭了,女儿哭着跪下来,说:“医生,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吗?我妈不能没有脚啊!”王江宁被感动了,决定“冒险”。“这位患者在肢体上已经受过了一次创伤,不能再让她在心灵上留下残疾的阴影。”王江宁尽最大的努力保住了伤者的脚。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等待二期手术。
从13日到20日,有6名按照常规该截肢的伤者,在王江宁的第一阶段手术后,都保住了他们的肢体。
将免费给残疾妇女手术
18日,王江宁奔赴绵竹前线。去之前,他掏出包里仅有的3000多元钱,购买了灾区亟需的肠道疾病、发烧、消炎、消毒等药品。在一个村子里,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中年妇女孙某家人全部遇难,而她本人又因为残疾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王江宁对她说:“等灾情稳定后,我就把你接到大连,给你做功能重建手术。”“我现在哪来的钱呀?”孙哭了。王江宁安慰她:“你放心,一切手术费用都由我来承担。”说罢,王江宁给她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家里的电话。“现在,这里的伤者还很多,我准备继续留在这里,等到医院的手术压力缓解后再回家。”说着,王江宁掏出手机,给远在大连的妻子打电话,他要给妻子报个平安。
本报特派记者廖兴友高冰洁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