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2日电 美国《侨报》5月22日发表社论说,重视人的价值,关爱人的生命,让一些西方人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冷战思维观察中国的做法被边缘化。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超越了种族和时空的界线,让中国和西方在这个非常时期携起手来。
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此次灾难的优异表现,对于树立中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重塑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论摘录如下:
一个月前还在为奥运圣火传递遭干扰,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暴乱而愤怒的中国人惊奇地发现,此次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似乎突然间变得友好起来。
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萨科奇、英国首相布朗、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都在震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或致电中方,哀悼受难者。4位首脑还分别到本国的中国大使馆吊唁。
以往对华多持批评论调的美国国会参众两院20日分别通过决议,就四川大地震灾难表达深切同情和慰问,并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
美、英、法、德、日各界及时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美国表示“时刻准备好以中方希望的方式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美国政府向中国提供131万美元现金;美军方首次向中国提供卫星图像,并派两架C-17运输机运送价值16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直飞成都;美国企业界到昨天为止为中国地震灾区捐款已逾3千万美元。更不用说,有捐助传统的美国民众也纷纷解囊,NBA球星科比一人就捐了500万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主流媒体在重要时段和版面连续报道中国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基调大多积极正面。刚闹出辱华风波的CNN一个以小见大的特写式报道,叙述一位失去妻儿的中共乡镇党委书记含泪投身救灾的故事,感动着无数美国人;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在黄金时段播出评点式节目,中国女警察在救灾棚里哺乳他人婴儿的照片,让女主持人深深感动。以往被描绘成“威权”化身的中国军人警察和中共官员,在此次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尽显人性光芒和人格魅力。
西方国家对华基调的悄然改变,固然有西方人遵循“道德底线”,在中国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刻主动放低批评声调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及时、有力、有效,中国人民面对灾难的团结、坚韧、友爱,让西方媒体无可挑剔。
中国领导人轮番上阵,温家宝总理更是灾后不到两个小时抵达灾区,连续4天在废墟上奔波操劳,指挥协调,安慰灾民;十几万军警火速挺进灾区,筑起抗震救灾的“钢铁长城”;媒体和网络被允许进行没有隐瞒的全方位报道,使灾情空前透明地展示给世人;官方从善如流,奥运火炬传递缩小规模,降低声调,更史无前例地为普通百姓受难举国哀悼三天。
我们看到,在过去10天的救援过程中,人的生命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胡温体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危机时刻充分彰显,这自然容易在一向标榜人权至上的西方社会引起广泛共鸣。
曾几何时,很多人感叹中国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此次大灾难却让所有中国人经历了心灵的荡涤。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表现出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济困扶危、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当许多老师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换来学生的安全时;当普通人强忍丧亲之痛,义无反顾投身于抗震救灾时;当亿万民众用百亿捐款和排队献血汇成爱的海洋时;当万众一心将“中国加油”的口号化作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时,西方网民评论“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重视人的价值,关爱人的生命,让一些西方人以意识形态划线,以冷战思维观察中国的做法被边缘化。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超越了种族和时空的界线,让中国和西方在这个非常时期携起手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此次灾难的优异表现,对于树立中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重塑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信我们将看到,中国政府不仅会更加有效地保护本国人民,也会更多地关怀他国人道危机。从参与东南亚海啸救援到更多地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从调停苏丹达尔富尔危机到对缅甸飓风救灾施加影响,中国正在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和人道干预方面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与西方大国合作的新亮点,并成为崛起的中国担当国际责任的重要标志。
当然,我们不必幼稚地以为,人权真的高于主权,国家利益仍将是世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考量;当然,我们不必天真地期待,西方对华责难不会卷土重来,遏制中国的论调仍会长期存在。但是,我们真诚地相信,关注人、尊重人、爱护人的普世理念,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能够弥合价值观的差距,让中国与西方、中国与世界走得更近。
(责任编辑: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