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震后重建勘查选址最关键 选址不佳后患无穷(图)

日本阪神震后
日本阪神震后

日本阪神震后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引 选址不佳后患无穷

  灾后重建的唐山格外重视建筑物的牢固性

  震后重建要经过废墟处理、地质勘查、选址、城镇规划和建设等几个步骤。这几个步骤中,每个步骤都很重要,其中地质勘查和选址又是重中之重。

  王引说,地质勘查和选址是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地震之后,这个地区以前的地质数据可能有变化,比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基承载力等方面,所以需要专家对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重新进行认认真真地测评,为选址提供正确、科学的依据。

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就疏忽大意。要知道,震后的汶川,还有可能因为雨后山体滑坡、堰湖塌方等问题带来次震灾害。选址选不好,后患无穷。

  在废墟处理这个环节上,王引说,当年唐山地震后,废墟的量非常大,如何妥善处理,既不影响重建,还能避免污染,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据说唐山采取的是利用废矿山沟深埋的方式,但汶川怎么处理还要因地治宜。

  对于震后的城镇规划和建设,王引说这要比新建一个区域复杂得多,比如就地重建,要考虑与现有规划、建筑以及地下管线的衔接;如果是另外选址新建,要考虑布局的可持续性发展。王引认为,灾后重建中,建筑对地震几度设防,避难场所的选址和建设应特别提出来。另外灾后重建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大,而且相当复杂的工程,可能很长的时间,因此,临建的选址,临建与重建的关系也是需要考虑的。 本报记者 李海霞

  听听那些灾后重生的故事

  唐山

  “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唐山正式的震后重建从1979年开始,历时7年多,直到1986年底才基本完成。据统计,自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用于唐山恢复建设的总投资为43.57亿元。历经7年的建设,唐山建成一座功能、布局良好的新城。

  在废墟上兴建一座新的城市谈何容易!大地震过后,唐山人在废墟中捡起整砖、木材等,加上外地支援的油毡等建筑材料,进入了“简易城市”阶段。为这个余震至今不断的城市设计和建造结构坚固震后的建筑物,成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建筑设计院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专家的重任。本着“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原则设计后的唐山建筑均达到了八度设防,变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1986年底初步完成恢复建设的唐山,以当时的城建标准来看,给人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全国来看也绝不落后。传统的大杂院在唐山看不到了,宽阔的街道、整齐的楼房让唐山在全国的城市中鹤立鸡群。新的住宅小区铺设了煤气管道、采用集中供暖,一座以煤为主要支柱的城市,煤作为燃料居然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那种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澳大利亚达尔文

  新建筑以抵挡强风为准

  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像澳大利亚一样,经受过飓风如此之多的侵袭。仅北部首府达尔文就曾在1875、1878、1917、1935和1974等年份多次遭受飓风袭击。而1974年圣诞节前夜的飓风使澳大利亚人感到震惊,90%的建筑物被损坏,所有的通讯被中断,许多人都认为达尔文市不存在了。

  风暴平静下来,2万余人无家可归。关于重新设计抑或是搬迁这座城市的讨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最终,倔强的澳大利亚人让这座城市又在原址上建了起来,甚至连街道、建筑设计也与原来一样,只是坚固了许多。经过那场风灾,达尔文现在的居民达10万人,许多新建筑物都以抵挡强风为准则来设计。

  新西兰

  地震保险分担巨大灾难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新西兰,平均每年发生地震近3000次,抗击自然灾害以及灾后重建是新西兰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让政

  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新西兰对地震风险的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提供的保险范围包括地震、山体塌方、火山爆发、海啸和地热活动等。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房屋最高责任限额为10万新西兰元,约合7.7万美元;保险公司则会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日本

  “防灾包”成家庭必备之物

  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以日本神户市为中心的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共有6434人遇难。由于日本木结构房子众多,火灾把半个神户市点着,滚滚浓烟使许多人窒息。

  阪神大地震倒塌最多的房子是居民的木结构房子,这也成为这一次震灾的最大杀手。因此,日本政府从1996年开始,连续3次修改《建筑基准法》,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高到最高水准,除木结构住宅外,尤其是商务楼要求能够8级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够超过100年。

  该次地震之后,普通日本人感觉到最大的变化,是政府不定期地发布地震预测报告。由于这一些地震预报信息十分的公开,因此各个企业和机构都相应制定了地震发生时职员疏散与救助方案。而有关首都圈避难场所和徒步回家路线图之类的防灾用书十分地畅销。而内有食品、药品、饮用水、毛巾和具有手摇式充电功能的收音机的防灾包,更成为日本人家庭的必备之物。

  本报记者窦媛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