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四川省22日汶川地震新闻发布会(组图)

  5月22日下午5:30,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主任侯雄飞主持,5.12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通信保障组、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林建祥,广元市委副书记、广元市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吴得民,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振会,广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菲,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等领导及数十家境内外媒体参加。新华网四川频道对发布会进行现场直播。

  截至14时:余震7182次,遇难50651人,出动疾控队伍73518人次

侯雄飞通报通报情况(摄影 马迪)

  侯雄飞:

  截至22日14:00时,四川震区发生余震7182次,其中4.0—4.9级91次、5.0—5.9级23次、6.0—6.1级4次,最大余震为6.1级。震灾造成遇难50651人,受伤277028人。已从废墟中救出79852人,临时安置5446965人。共出动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工作一线医务人员3.95万人,已经覆盖到灾区的县、乡、村。全省医院共收治灾区伤员253177人,现住院病人23803人,已治疗出院22690人。
已向重庆、西安、广州、昆明、贵阳、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转运灾区伤员2873人。疾控队伍已出动73518人次,共向灾区发送消杀物资1516.9吨,开展消杀面积达27928.46万平方米。目前,灾区未报告重大传染病流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建筑设施鉴定工作基本完成,县级以上城市已恢复局部供水

  侯雄飞:

  省建设厅协调组织国家建设部和省内的共800余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成都、绵阳、广元、德阳、雅安、阿坝等六个重灾区,开展受灾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损失和安全性评估鉴定工作。截止到目前,共评估和鉴定各类房屋和大型公共设施1100余万平米,灾区的鉴定工作(除阿坝州外)基本完成。从100余家建筑施工、设计、监理企业中抽调了380余支专业队伍,共1100余人参与抢险救灾工作。从省内和全国共组织调运了大中型救灾设备(机具)共6000余台(套)送往地震重灾区。目前,除北川、汶川县水厂报废,停止供水外,全省灾区县级以上城市已恢复局部供水。254个重点乡镇有140个供水设施全部毁损,通过采取抢修供水设施、配发小型制水设备、临时应急集中供水等措施,198个乡镇基本保障局部恢复供水。

  通信管理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尽快恢复最后13个乡镇的通信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林建祥通报情况(摄影 马迪)

  林建祥:

  一、通信网络受损情况地震发生后,震中地区通信中断,通信设施损毁严重。全省受灾通信局所为3069个,中断通信基站12025个(其中移动基站4302个,大小灵通基站7723个),受损传输光缆15905皮长公里,倒断通信电杆81021根,经济损失35亿元。二、开展的主要工作:1、成立机构,建立工作机制。2、制定方案,迅速布置落实。3、积极协调,推进通信保障。三、目前通信恢复及通信保障情况1、8个重灾县县城与外界的公众通信已于5月16日全面恢复;截至目前时,8个重灾县所辖109个受灾乡镇的通信已恢复96个,恢复局所1891个、基站16723站次,恢复倒断电杆19735根,恢复光缆6883皮长公里。2、全力以赴提供通信保障。一是为救灾部队组织400部卫星电话、135名技术人员伴随部队保障;二是组织46部卫星小站,为各级指挥所建立卫星通信;三是为水利部、卫生部等部门提供卫星电话107部,移动公司还向卫生部赴川救灾工作人员赠送了100部手机。四、下一步工作重点1、在巩固和保障现已恢复通信的县城和乡镇通信的基础上,全力攻坚,尽快解决最后13个乡镇的通信恢复工作。2、经与总参通信部商定,军地联合采取措施,全面保障军队“进村入户”后救灾工作的通信联络,军地已派出500余个通信救援分队共2000余人,参与灾区通信抢修。3、省通信管理局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组织各通信运营企业,启动灾后重建工作。

  广元市损毁严重,灾区目前社会稳定但灾后重建异常困难

王菲接受记者采访

  王菲:

  一、全市受灾的基本情况。“5.12”汶川大地震严重波及我市,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乃建国以来各种自然灾害之最。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灾情发生极其突然且持续时间长。灾情发生正值上班、上课时间,大批房舍瞬间倒塌,大量人员瞬间被埋入废墟。同时,余震不断。截止22日11时,广元发生4级以上较强余震达39次。二是人员伤亡极其惨重。截至22日11时,因灾死亡4521人(其中青川县死亡4408人),失踪304人(青川296人),受伤24100人(其中重伤2210人),死亡人数可能还将上升。三是灾害破坏极其严重。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全市损坏房屋373万间、倒塌房屋164万间。极重灾区青川多个乡镇和县城被夷为平地。地震还造成公路、桥梁、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厂房、农田、林地严重损毁。初步测算,全市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以上。四是受灾范围极其广泛。全市7个县区2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不同程度受灾。青川县36个乡镇全部遭受极重灾,全县25万余人无家可归。五是救援工作极其困难。地震引发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交通、通讯中断,救援力量一时上不去,受伤人员难以尽快运出。地震灾害还带来不少次生灾害风险,仅各类地质灾害就达26000余处(其中较大地质灾害87处),群众安置、疫病防治、恢复重建等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六是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影响极其严重。灾害造成全市学校全部停课,部分工厂停工,机关一度时间不能正常办公,绝大多数居民只能疏散转移到室外避灾。全市100多万人无家可归,需要临时安置。目前,我市灾区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秩序正逐步恢复正常。但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当前,在解决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在长远的灾后重建方面还面临着异常巨大的困难,急需上级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急需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大援助力度,希望新闻界朋友们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度报道力度。在这里,我再一次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307万灾区人民,向诸位、向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青川灾情惨烈呼吁援助,力争不出现疫病不饿死一个人

青川县领导李浩生通报情况(摄影 马迪)

  李浩生:

  青川的灾情十分惨烈。“5.12”特大地震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辐射范围广,破坏性极强。截止目前,已发生4.0地震36次,其中有6次的震中就在青川。我县作为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的极重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截止目前为止,全县死亡4408人,失踪296人,受伤14302人(其中重伤1689人),受灾人数达25万人。全县25万灾民全部宿在野外、田间地头。垮塌房屋83万间1209万平方米,我们县城所有的乡镇都成了极重灾区,民房荡然无存。前天晚上降雨量很大。青川的灾民还得长期忍受着酷暑、大雨、余震的折磨。青川地处龙门山地质断裂带,地质灾害频发。全县发生地质灾害50处,县城狮子梁出现大裂缝,直接威胁县城5万群众的安危。水、电、气、油、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面瘫痪。5月22日10时统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473亿元以上。在此恳请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帮助我们呼吁:1、请求呼吁解决灾民吃饭难的问题。2、请求呼吁解决灾民住的问题。3、请求呼吁解决灾区卫生防疫急需的消毒、杀菌所需的药品、检测设备。记者朋友们,虽然我们青川灾情十分惨重,抗震救灾工作十分艰巨,但我们将死守一个底线,不出现疫病,不饿死一个人;力争一个目标,在群众安置、生产自救等方面争一流;始终保持一种精神状态:继续发扬“万众一心、顽强拼博、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精神,始终保持干部队伍的“亮剑”精神,打好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再造美好新青川。最后,再次感谢新闻界媒体朋友对青川“5.12”的深切关注,期盼你们再次来青川采访报道,为我们鼓与呼。

  广元市目前把解决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作为当务之急

  王菲:

  灾后重建方面,目前已经安排正在制定,初稿已经做过几次讨论,按照一个总体规划七个分规划来进行,重建重点我们将按照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一级按照统筹城乡,承接产业转移思路,统筹规划,统一实施,重点主要放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方面。这次严重灾害造成广元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我们把解决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作为当务之急,主要分三条措施,第一投亲靠友,第二就地调剂安置,第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政府帮助解决临时住所。方案上我们在农村主要分两部走,第一步先解决临时能够让他避雨的场所,第二部在投亲靠友和就近不能安置的情况下,对生存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异地安置,目前我们对青川县8000到1万人到外地的安置计划,分别在我们市的利州区,剑阁县、元坝县安置,方式上实行先到达异地安置的地点,调剂承包土地,第二步再帮助建设永久性的住房,使其一劳永逸。

  卫生防疫防病和消杀工作是广元当前工作的重点

  康全德(广元市卫生局副局长 ):

  我们整个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工作重点是救治伤员,我想这个工作也基本接近尾声,现在正在按上面的要求有序的转移,继续治疗的病人到去其他地方治疗,第二个方面卫生防疫防病和消杀工作,这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我们这个方面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无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目前我们正按照这个目标在有序的安排工作。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