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震纪念馆 市民策划6大方案
再现灾难标本,如果可能或允许的话,汶川县受灾最重的震中某镇(部分)最典型的受灾场景不要再动或再大动,争取原样保留,作为大地震遗址公园的核心区;
做汶川灾难缩微式全景;
为大地震遇难者建“悼念墙”。
建抗震救灾纪念馆。纪念馆中,应该有汶川大地震及抗震救灾的文字展示、数据展示、实物展示、图片影像展示、三维动态型实景艺术表现等等内容。还应该有一座超大型的“抗震救灾英雄群体”雕像(及油画),一批反映抗震救灾中最感人场景的艺术雕塑;
建议公园由中国房地产商出资捐建;
以旅游作为持续的援助。
本报讯 (记者 黄晔)本报966966热线昨日发出的为“5·12汶川大地震”死难者建纪念碑的倡议(详见本报昨天29版)一出,各界人士就展开了热议,灾区群众、政府官员、各界学者、在校学生、普通职员……市民们纷纷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为灾区重建纪念碑献计献策。
为遇难者设立悼念墙
昨天中午,喜欢创意策划的重庆市民舒明武、蔡建华、周游就向本报电邮了3000多字的“为汶川灾后重建献一策”文案,核心内容涉及六大方面(见上图)。
领头人舒明武表示,眼下灾后重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我们的方案主要考虑为重建中的汶川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自我造血之机能。”
手机遗言也可成文物
汶川特大地震11天来、本报重点报道的新闻热点,也成了大家推荐最多的纪念物之一。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绵竹汉旺钟楼四个钟面的指针都停止在这悲痛的时刻。许多市民建议将钟楼建成地震永久纪念地。记者了解到,汉旺镇党委书记张扬武也有这样的打算,“让人们永远铭记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这是很好的纪念。”
另外,有网友表示,“应该保留聚源中学废墟作为纪念地,那些死伤的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
广汉市文物局局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跃辉则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媒体报道中说有个遇难者母亲,在手机上留下的遗言,那手机就是珍贵的文物”;此外,遇难者的遗迹和遗物,比如“温总理在废墟中拾到的书包和鞋子”。
文物专家开始实地考察
记者昨天从《华西都市报》获悉,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王琼透露,国家文物部门已经在进行有关博物馆的相关事宜的考察。目前,各地的文物部门正积极地进行科学考察,收集实物资料。“我们希望在受损、受灾的遗址上成立博物馆,进行有序的保护。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人们缅怀逝者,另一方面可以警示后人。”
王副局长介绍说,目前四川省已经积极地展开全方位的考察,“我们将从北京请来一批专家联合四川省内的专家们组建成专家组,专门对四川省受灾地区进行一次考察,初步地了解当地的受损情况等。比如说北川整个县城都被毁了,是否可以把原来的城区变成一个大的遗址;是不是可以在震中汶川修建博物馆?所有的这些都在考察范围内。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就建立了三处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但因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大多没能达到最初的想法,所以这一次,希望更全面和系统地去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