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中升起希望
——重读《唐山大地震》
当我整日整夜地眼含热泪看着网上那些关于地震的照片和新闻时,不由得想到了钱钢先生出版的那本《唐山大地震》,再一次熬了一天一夜读完《唐山大地震》,一种巨大的悲痛与震撼冲击着我的心灵。
《唐山大地震》试图用图片和故事去触摸历史,去触摸32年前的震痛,那是人类诘问自然的一种心灵拷问。32年有多久,有多少记忆可以保鲜,又有多少往事消失在时间里?而对于他们———那些经历了那一场地震的幸存者们,32年前的那个凌晨,就像一个烙痕,永远地烫在心底,伴随他们一生,虽然,地震只持续了5秒钟,可所有的记忆却精确到了毫秒。唐山大地震之后,无数的人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坚韧不拔地忍受着劫后苦难,执着顽强地继续生活;无数的人们展现了纯净的怜悯之心和友爱之情,力尽所能地伸出援手,持之以恒地给予帮助。这一切,都让人从绝望中升起希望。
一边阅读《唐山大地震》,一边翻阅已经过去了32年的《人民日报》,从那些已经泛黄的昔日旧闻中,钱钢先生给我们找寻并体验了唐山从废墟到“凤凰再生”的足迹。在一场地震后,这个城市的历史中断了。现在,唐山人经常去的那些场所,地震前在哪里?是什么样子?那个时候的人们在这些人头攒动的地方有过什么样的故事?
长歌当哭,应该在痛定之后。唐山人民对于那场浩劫的记忆是否已经“痛定”?在今年汶川大地震袭来的日子里,我们又应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这次震惊全世界的突发事件?《唐山大地震》在用图片和故事述说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重现那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的历史灾难同时,也给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提出了反向思考。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政府面对今天突发的“天灾”所持的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温家宝总理那句“先救人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全国人民援手灾区人民是血浓于水的最真切的关怀。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灾难、重建家园的精神,是我们对数以万计的遇难者的最好告慰!上海工务机械段徐州线路大修队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