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地震后的红十字志愿者:危难时刻显身手

  危难时刻显身手——5•12地震后的红十字志愿者素描

  钟文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界人士纷纷加入红十字会,成为志愿者,为红十字会不堪重负的任务提供了补充力量,积极有效地帮助了救援行动。

  “朝五晚九”的日子

  5:50,被闹钟叫醒。

  6:30,在学校门口集合,准备乘公交车赶往中国红十字会。

  7:30,到达中国红十字会,配合红十字会给自己负责的志愿者们分配岗位,为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准备。

  8:00,正式上岗,按照分得的岗位,或做捐献者引导,或接热线,或参与其他服务。

  11:30,与同学轮班吃午饭。吃完便开始新一轮工作,连续五六个小时,奋战在最需要的地方。

  18:00,忙碌过整个下午,轮班吃晚饭。

  20:00(或21:00)捐款者逐渐减少,有新的志愿者来换班,收拾完毕赶回学校。

  四川地震发生以来,夏超开始重复这种“朝五晚九”的日子。21岁的他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红十字会会长,谈起来中国红十字会做志愿者的感受,他连连说:“兴奋!兴奋!”

  夏超告诉记者,今年雪灾期间,他就计划到红十字会当志愿者,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做成。为此,他遗憾了好久,觉得“有劲使不上”。地震发生后,13日上午,正在上课的他接到了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当天下午,他便组织7名校红十字会志愿者赶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承担了接听热线的任务。夏超说,他终于能为灾区人民出点力了。

  做志愿者这几天,夏超承担过多个岗位的工作。他说,每个岗位在这个特殊时期都很辛苦,可是为了灾区人民,大家都咬牙坚持着。“这几天来捐款的人一直很多,我们常常顾不上吃饭,只想着赶紧把大家的爱心及时传递给灾区。救命的大事,可不敢耽误。”

  21日下午,夏超生病了,他身边的志愿者偷偷告诉记者,这几天夏超一直没有休息好,当天这个不怎么强壮的小伙子又抢着去扛救灾大米,出了一身汗,再加上吹了风,发起烧来。大家劝他早点回去,他说什么也不肯:“不用管我,我能坚持。”

  24小时轮班的志愿服务队

  “请捐现金的这边来。”

  “捐支票的请过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大厅里,几位身着职业装的收款人员声音格外响亮。他们是来自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志愿者。

  由于捐款人络绎不绝,大量现金捐款急需收点,捐赠大厅里异常忙碌。5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石景山支行行长吴杰等人恰好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洽谈800电话合作业务,看到捐赠大厅热火朝天的捐款情景,感动之余,萌发出一个想法:我们银行员工是专业财务人员,如果来红十字会帮忙,肯定会大大提高接收捐款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何不发动员工做红十字志愿者呢?

  当天,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团委便发出招募志愿者的倡议,员工们报名争先恐后。第二天一早,一支由分行团委、石景山等支行员工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便出现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大厅。面对排成长龙的捐款群众,他们各就各位,即刻融入工作之中。收支票、开收据、清点现金……一笔笔善款经过他们的手,有条不紊地汇聚起来。

  志愿者李先生是石景山支行的一名工作人员,从16日起,他每晚都会准时出现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款现场,开始他的“再次工作”。据他介绍,单位在保证不耽误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志愿者进行24小时轮班制,确保每天白天10名志愿者到会,晚上2至3名志愿者接班。他就是在结束了白天的正常工作后赶来红十字会值夜班的。

  “累是累,但能用这种方式为支援灾区尽点力,我们感到特别欣慰!”李先生的眼睛里透着真诚,“而且,我们还不时地被捐款者感动着,我就经手了一笔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捐的钱,看着那些硬币、零钱,我感到自己在做志愿者的同时,也接受了灵魂上的洗礼。”

  李先生说,他们还打算在中国红十字会长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以后再有需要帮忙的情况,我们肯定毫不犹豫地来!”

  来自网通的接线员

  “你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热线,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顺着声音,放眼望去,众多背影中,一个个大大的红十字格外显眼。

  这是中国网通北京市分公司为中国红十字会设立的捐赠咨询热线服务现场,身着统一的红十字志愿者服装的接线员们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记录、查询、解答,一个个问题在他们耐心而细致的工作下得以解决。

  这些志愿者都是来自中国网通北京市分公司的专业接线员。5月16日,为提高咨询电话的接通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原有65139999热线的基础上,新增一条24小时捐赠咨询热线4006139999,68名专业接线员作为志愿者,为此热线服务。

  电话不间断地打进来,志愿者们的礼貌服务却依旧。眼看杯中的水由热变凉,大家就是无暇喝上一口;看到记者在拍照,他们扬起一个笑脸,随即转过头去继续工作。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志愿者中有很多人都是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他们没有怨言,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了灾区人民,把服务工作做到最好。

  在每个志愿者的工作台旁,都贴着一张张颜色各异的心型卡片,上面写满了志愿者们对灾区人民的祝福:

  “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帮灾区渡过难关。”

  “群众集发,同舟共济。”……志愿者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灾区人民的一片心意。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5月19日上午9点,10辆满载社会捐赠物资的救护车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出发,由20名中国汽车网网友志愿者驾驶,向四川灾区前进。

  参加本次运送救灾物资活动的志愿者们均为中国汽车网网友,他们都是20至40岁之间的强壮小伙,来自医疗、摄影等众多行业。

  25岁的邹晓滨是一位网站的工作人员,这次义务来帮助红十字会运送救灾物资,单位也相当支持,爽快地给他批了假。被问到出发前的心情,他说:“我们都迫不及待了,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到灾区!”

  在晓滨身边,是他漂亮的女朋友,专门来到中国红十字会给男友送行。出发前,这对年轻人恋恋不舍地拥抱(如图),晓滨不停地安慰女友:“放心,你就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车队中,有一位曾经跑过川藏线的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他叫张源,是一位旅游、探险爱好者,得知汽车网招募运送救灾物资的志愿者,他立刻报了名。看见记者拍摄他,这个憨厚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还是别报道我了吧,我还没跟公司请假呢!”张源是在妻子的陪同下来的,妻子一遍遍地叮嘱他要注意安全,关切的目光中却饱含着坚毅:“为了灾区人民,我们应该出点力!”

  一切准备就绪,所有队员聚在一起拍了张合影,大家纷纷握拳呐喊:“我们一定胜利完成任务!”

  据了解,这是中国汽车网派出的第三批帮助红十字会运送物资的志愿者,目前,第一批队员已返回北京。

  执着的QQ群志愿者

  5月21日,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赈灾捐款数据处理中心,18位志愿者正在忙碌紧张地处理网上捐款的数据,其中有两位是这次赈灾捐款数据处理的长期志愿者:蒋学成、宋志国。他们来自北京交通大学MBA联合会。

  5月20日,他们在MBA联合会QQ群里看到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需要两位为期15天的志愿者,负责处理邮局、银行转账的录入、数据转换工作。他们以前都是搞工程预算的,对数据处理比较熟悉,于是毫不犹豫地赶过来了。

  蒋学成说,地震发生后,他天天关注灾情,恨不得立刻赶往灾区。但他不具备去灾区一线当志愿者的条件。“能到红十字会帮忙,也算我为灾区人民干了点事,心里会好受点。”

  记者问他们,15天内是否要上课时,他俩轻松地笑了笑说,没事。晚上上课可以跟D班听课。“吃这点苦,我们心甘情愿。”

  据北京交通大学MBA联合会会长王凯介绍,20号下午,他在网站上了解到红十字基金会需要志愿者,便在MBA联合会QQ群发布了这个消息,更得到了群内群外Q友的积极响应。

  随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脸色略显疲惫的女同学王霞。她是MBA联合会的办公室主任,是强烈要求过来的。

  20号,王霞正在青岛老家,知道这消息后,连夜赶往北京。考虑到她坐了一夜火车,王凯他们不允许她过来,但“她根本不听劝告,硬是要跑了过来,真拿她没办法”。王凯无奈地说。

  “我要做心理救援工作”

  一对年轻夫妇走进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办公室。“我听新闻说,灾区缺少心理救援方面的人员。我在大学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我对心理危机干预感兴趣,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知识。我有能力对地震中的幸存者实施心理救助。我请求去灾区。”

  “对不起,我们这里不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请您去总会的心灵阳光工程办公室问问。”基金会有关人员把相关电话告诉了他们。

  那位先生马上拨通了电话,听到“可以考虑”,但要“参加培训”的消息,他俩急忙赶了过去。原来,这对夫妇经营着一个模具厂,目前经营状况还行。前几天,他们为灾区捐了钱。这几天,电视和广播经常播放灾区人民需要心理援助人员的消息。先生说:“虽然工厂也需要我,但我看到灾民那惊慌无助的眼神,尤其看到小孩灾后长时间不说话,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我觉得灾区更需要我。同时,我希望我爱人去灾区认领一位孤儿回来。”

  “618姐姐”的非常15小时

  5月16日下午,“驼峰越野车友俱乐部”7辆车载着20名红十字救援队员和食品、药品、蚊香等物资前往安县茶坪乡救援逃离家园的难民。

  7点左右,车队到达五福村,志愿者们在一位穿灰色红十字马甲、胸前挂着蓝色红十字志愿者牌子的中年女子的指挥下,将物资卸到路边的红十字救援点。她就是“618姐姐”。

  这个救援点已经突入灾区,前方5公里就是茶坪乡——从这里往北是北川,往西是茂县、汶川。因为四周全是山,不到7点半天就黑了。“618姐姐”指挥大家给下山的人消毒、分发食物,提醒大家搀扶老人、小孩,让越野车打开所有的灯给包扎伤员的医疗人员照明。她不时挥舞着手里的对讲机、从救助点这头奔向那头,嗓子几乎一刻没停歇过。

  14日,前来救援的部队和一支来自山西的救援队进入茶坪,解救困在山上的灾民。当晚,四川省红十字会授权康华和徐冰在这里建起了救助点。最早的负责人是康华,但两天他就累得说不出话了。“618姐姐”徐冰扛起指挥重任:负责救助点与部队、山西救援队的协调、沟通,派攀登队员上山探点、搜救,联系后方,接受通报信息、协调调度车辆,将运来的物资点数、列清单,分类摆放、分发。15日一天,她们就向附近7个村的灾民分发了口罩、食物、水和药品、纸巾、蚊香;16日则为1000多走下山的人供应食物和水,并为受伤的伤员做了初步处理。

  不断有灾民从山上走下来,不断有志愿者加入,所有的志愿者都将这个红十字救援点当作大本营。“618姐姐”接受他们带来的物资,给他们分组、安排任务、准备补给。所有的人都接受她的领导,100多人的救援点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从16日下午见到“618”,到17日上午9点多离开救助点上山,她一直在忙碌中,记者甚至没能找到一个可以采访她的机会,哪怕只是五分钟的间隙。(钟文)

(责任编辑:张春蕾)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