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高三学生开始复课
绿色帐篷里响起读书声
失去父母的宋文语气非常坚定:“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金报四川什邡5月23日电 昨天,四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的高三学生开始在帐篷里复课。
特派记者 潘君耀 摄影 代茂增
老师打太阳伞开露天会议
操场上,露天处。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圈讨论着什么。上午天放晴,有点热。女同志们便打起太阳伞。人群中,还有人头包绷带。这群人是什么身份?起初,记者以为是家长们。仔细一听谈话的内容,原来是老师们在开会,安排复课首日的工作。
“我们的校舍全倒塌了,只能借什邡中学来复课。我们还没有办公室,只好开露天会议了,”说话的是洛水中学副校长罗学文。“我们高三原来有11个班,现在压缩到8个班,在8个帐篷里上课。共有380名高三学生,43名高三老师。43个老师一半管教学,一半管后勤服务,确保生活学习秩序。”
之前几天,什邡市发布消息称,在震灾中倒塌的中小学校舍的废墟清理和校舍教学设施的受损情况鉴定工作基本结束,在报经德阳市教育局批准后,什邡市将于23日起,按照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采用帐篷式教学的方式,对高三毕业生进行考前复习和心理辅导。
工人忙着用迷彩板搭简易房
在露天会议现场一侧,几名工人正忙着搭建简易房,房子的颜色是迷彩的,看上去比帐篷要牢固得多。“这是氟碳迷彩板,使用寿命可达30年。”负责施工的叫朱才宝,来自江苏张家港。四天前,他受公司委托,拉了一批简易房材料援建灾区。这些简易房共220平方米,三间大教室,一间教师办公室。那三间大教室,白天是教室,晚上就成了女生的寝室。
大一点的孩子主动当“老师”
在复课的高三学生中,有一名叫宋文的孩子。地震巨灾,夺去他父母的生命,他连父母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便成了孤儿。“这孩子很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班主任曾健说,宋文性格内向,但“什么事知道怎么做”,学习刻苦,是班里的好苗子之一。宋文每天早上6时起床,晚上11时睡觉。“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他的语气非常坚定。
高三学生在帐篷里复课,其他年级的中小学生都提前放暑假了。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主动担任志愿者,为临时居住点的居民服务;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大多乖乖地在帐篷里看书。一些地方,还在安置点附近布置受灾孩子临时学校。在什邡新生态园一片茂密的树林里,记者就看到一名志愿者正带着一群8-13岁的孩子在高声朗诵《新三字经》。
一位小学二年级女孩的日记:《心》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一名孩子很乖巧地坐在帐篷前写字。她叫刘海璐,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上班去了,她在写日记,写地震日记。她还写了一首小诗,题目叫《心》。
心
任凭地震揉碎
再揉
也揉不碎
中华民族的爱心
任凭地震撕破
再撕
也撕不破
中华民族的信心
这样
我深知
自己有一个
心连心的祖国
■连线宁波医疗救护队
余震中,他们沉着迎接新生命
金报讯(通讯员 陈琼 记者 杨力克)昨天连线前方远在震灾一线的宁波医疗队,抗灾一线,天天都有感人故事,医疗救护人员天天在创造奇迹。
最大的奇迹,莫过于在余震中为产妇实行剖腹产手术,迎来新生命。日前,在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简易手术室里,宁波市医疗救援队员在频繁的余震威胁下,冒着楼房坍塌的危险,始终坚守岗位,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成功完成一例剖腹产手术,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宁波市医疗救援队在改善灾区的环境卫生方面也是挖空了心思。针对生活帐篷内蚊蝇密度高的特点,宁波卫生应急队白勇和易波医生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纱布口罩和矿泉水瓶,自制了简易的10条毒蝇绳和8个诱蝇器,悬挂到各个帐篷的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