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中国区总干事徐守振:物流业紧急启动救援物资运输大行动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北京报道
5月13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电胡锦涛总书记,表达了对四川汶川等地遭受灾害的关切之情,表示,将“全力协同台湾民间力量,配合救灾,以尽绵薄”;5月20日,代表连战个人捐赠的一万套崭新羽绒服在广州赶制完毕,连同连战捐赠的250万元人民币共计400万元人民币救灾财物已准备齐就;5月21日下午18时30分,满载台湾同胞爱心的这批物资打包完毕,由深圳万港物流集团专人运载,驶上了前往四川灾区的道路。
随着通往地震灾区干线公路的逐一打通,来自全国各地积极捐献的抗震救灾物资在后方堆积如山,如何能通过最为迅速、顺畅且透明的途径运送到灾区人民的手中,成为中国整个物流行业面临的最紧要课题。灾区群众对救援物资的迫切需求和各方支援灾区的急切心情,考验着整个中国物流行业的业务素质和应急水平。
为使救灾物资与捐赠尽快到达灾区群众的手中,5月20日,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慈善与公益物流领导小组”,下设中国应急物流协调中心、中国抗震救灾物流紧急救援中心,发起了“有序物流,支援灾区”的赈灾行动,通过为灾区运送中华慈善总会的救灾物资,迅速加入了这场救灾“幕后的战斗”。在24小时内就将来自台湾的物资及捐款装运发车,是该组织成立以来完成的第一项紧急任务。
中国物流业投入赈灾行动
“物流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管理,应该在应急事件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有效作用,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中国区总干事徐守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比以往的公共事件救援依赖政府全线操办,此次抗震救灾的供应链管理采取了政府组织、物流协会协助的方式,徐守振和中华慈善总会的副秘书长常寒婴一致认为这是“有益的尝试”。
常寒婴副秘书长告诉记者,目前群众捐款捐物热情非常高涨,刚开始,面对堆积如山的救援物资,原有的专业物流工作人员人手严重不足,有点手忙脚乱。记者在中华慈善总会也看到,前来捐赠的人络绎不绝。有一位天津的大妈得知灾区儿童极缺食物,买了两大箱奶粉送过来;还有一位大姐送来了很多女性生活用品,希望能为灾区人民生活提供一些便利。来自企业的捐赠物品更是以吨来计算,加之行业不同,统计、归类、发送无疑是一件艰巨的任务。
由于灾情紧急,很多非专业的志愿者加入到这项艰巨的工作中。记者在中华慈善总会采访时发现,在场的志愿者有很多非常专业、熟练,从接受捐款到发送邮件再到输入计算机系统保存善心人士的资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据常寒婴副秘书长介绍,中华慈善总会根据这些志愿者的本来职业安排大家各司其职,“这也是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办法,”常寒婴说,“比如来自银行系统的志愿者我们就安排他们专门负责接受捐款,一来高效,二来透明,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物流协会的下属企业已经正式参与进来,协助中华慈善总会展开供应链的管理,目前已经能做到在确保物资到位后的24个小时之内,将食品、饮料、药品、衣物、雨具帐篷、大型工具等救灾物资按照物流企业的专业运作方式分类储存,存货、装卸、配送也逐渐走上正轨。
而且为保障救援车辆顺利快速通行,尽早将救灾人员和物资运抵灾区,甘肃、陕西、重庆等四川周边省市纷纷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标志,靠前引导,增加临时服务点,设置路边信息台,免收一切过路费,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式主动服务,为救灾车辆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畅通的“绿色通道”,使运送工作顺利进行。
“令人感动的是,很多物流公司不收报酬,自费运送救灾物资。如来自天津的天荣国际货运公司就承担送运灾区目前紧缺的木结构房屋输送。由于目前在救灾工作中,大部分物流车辆都是走公路单程运输,回来的时候要空车,造成较大的成本损耗,但物流企业依然派最好的司机,用最好的车来运送物资,切实保证了渠道的流畅。”徐守振总干事感慨地说。
救援物资运输面对三大难题
面对大批必须尽快到达的物资和有限的道路,救灾物流工作形势严峻。
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中国区总干事徐守振告诉记者,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他们必须解决以下三大难题:
第一,必须找到最优化的运输路线。因为运输路线的选择是物资运输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路线的选择要求是一站到达,而且距离要短,因为在应急事件的短缺资源管理中,时间的要素显得格外重要,效率就是生命。
第二,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常用的运输方式包括卡车、铁路、集装箱海运和空运等几大类,成本各有高低。航空和铁路的运费相对公路运输比较昂贵,而且要协调相关部门,所以卡车公路运输是眼下最经济的途径。
中华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常寒婴坦诚地告诉记者,救灾物资的运费要从后方募集的捐款中出,“所以我们必须精打细算,找到最节省的方法,这些都是群众的爱心捐款,我们想尽量多的拿到灾区。”
第三,如何将货物的运输时间最短化。时间就是金钱,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可以使货物及时投放,解决灾区的燃眉之急。因此要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厉行无缝操作,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互相衔接。
徐守振总干事告诉记者,经过几天的实际练兵,他们目前要打通一条从郑州到成都的救灾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运输。“这是我们研究后发现的最经济的渠道,一旦打通,将最大效率的发挥作用,确保物资及时到位”。
但徐守振同时表示,目前在整个救灾物流供应链的操作环节中,仍然存在供需信息的相互确认和沟通问题。“灾区的群众是需求方,救援者和捐赠者是供应方,各方的救援和捐赠最好能按照灾区需求的轻重缓急来投入,将最需要的物资最快运送到位,从而才能实现抗震救灾的最高效率。”
“这次灾害是对中国物流行业的一次最大考验,主题是如何在突发事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需求并预测需求。除了在灾区当地建立信息网,动态了解前方物资短缺情况外,我们物流方面也要搭建一个畅通的指挥、协调平台,调动社会各方的物流资源,建立有效保障体系,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完成每批救灾物资的运输。”徐守振总干事说。
链接:
2004年在香港建立的世界物流发展促进组织(World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rganization)是专门从事世界物流促进的非盈利性国际组织,2008年1月26日在北京设立驻华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