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上,人们记住了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科技劲旅——第二炮兵某工程团。
在地震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沦为“生命孤岛”的危急时刻,一往无前的导弹工程兵携带大型科技装备和工程机械日夜突进,创造了一个个与时间争夺生命的奇迹,被灾区群众称为“科技铁人”和“抗灾尖兵”。
5月16日中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北川视察灾情,得知是这个团打通了入城的“生命通道”,连声赞扬:好!好!好!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北川这座毗邻震中汶川的美丽之城,在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中遭受了巨大创伤。北川县城几近夷为平地,大批群众被掩埋在废墟之中亟待救援。
然而,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公路,受山体移位和滑坡影响,其中3公里长的路段遍体鳞伤,有的被巨石拦腰斩断,有的地段塌进深谷!通道受阻,各路救援大军被阻城外。首批救援人员带着锹稿,历尽艰辛爬进城内,站在一堆堆钢筋混凝土面前,面对从废墟里传出的呼救声,束手无策!现场协调救援工作的北川县委副书记容杰一脸焦急地说:“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条生命通道啊,如果打不通,大型机械就上不去,废墟里的人就活不成。”1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北川灾区慰问时指出,一定要组织精干力量,尽快打通入城生命线,把受难群众解救出来!
时间就是生命!开辟“生命通道”,十万火急!14日晚上10点,刚刚抵达的第二炮兵前指首长迅速勘察地形。沿路坑坑洼洼,其中一段路深陷七八米,人要在沟底的淤泥中行走近百米,再爬梯子上去。在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人员引领下,6个小时内,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于际训带领技术专家在这段受阻路上艰难爬行了两个来回,制定出多套抢修方案。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工程团。工程团官兵连夜投入战斗,机械、勘察、工兵、气象等6个专业分队在进城公路上全面展开。
半山腰上,公路的一面是嶙峋峭壁,一面是百尺悬崖,拦路巨石小如磨盘,大如火车头,最大的有半个篮球场大,受损路段时而高高隆起,时而塌陷,地面沉降形成的深沟最大的深9米、宽12米。如此险境,官兵们面临难题——用机械清理,作业条件复杂,机械无用武之地;爆破,怕引起山体继续滑坡,引发更大灾难。最后,大家经过集思广益,采取挖土埋石的办法,一个个的大土坑掘开了,一块块巨石被埋到地下,挖出的土被战士们移到坑洼不平的道路上,“生命通道”就这样一米一米的向前延伸……
中午时分,太阳当顶,挖掘机驾驶室里气温高达40℃。三期士官舒建明身上的迷彩服拧得出大把汗水来,可他紧握操纵杆,一刻也不肯停歇。
在官兵的连续奋战下,山体被一点点掘开,道路在一米米向前推进。下午13点10分,“丁丁当当”一串碰撞声,山顶一块巨石如离弦之箭翻滚袭来,正在指挥作业的团长郭中定眼疾脚快,快速躲闪而过。“扑嗵”一声,巨石滚落沟底。
晚上6时,经过官兵1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生命通道”终于打通。沿着刚刚铺就的新路,该团官兵携带大批工程机械装备,隆隆开进北川县城。与此同时,一队队救护车、运输车也载着兄弟部队和各地赶来的上万名救援人员呼啸而入……
满城子弟兵,满城搜寻声!
一座座坍塌的房屋面前,移动电源车架起来了,空压机动起来了,大块的混凝土被吊车抓起,钢筋石板被大型切割机像切豆腐一样切开。废墟中,一个个微弱的生命在第二炮兵官兵的帮助下,陆续被送往医疗救护所。
时刻心系灾区的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政治委员彭小枫当晚签署命令,给予该团官兵通令嘉奖。
打通县城“生命线”之后,全团官兵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救援部队进村入户的重要指示,迅速向两县11个偏远乡镇开进。
北川县至陈家坝镇有30多公里山路,沿途险象环生,泥石滑坡不断。万余名群众被困山中已有6天,生死未卜。
18日上午,第二炮兵抗震救灾现场指挥组下达了打通陈家坝镇的攻坚命令。该团一支突击队进入曲山镇海光村路段。这里是通往陈家坝镇的“瓶颈”,500多米的路段被数万方泥石堵得结结实实。10多名官兵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一昼夜下来,掘土刨石两万余方,通往陈家坝镇的公路全线贯通。
“科技尖兵”所向,巨石泥流让路。随着一条条道路被打通,一队队救援车队向乡村快速挺进,一批批被困群众被送到安全地带,党的关怀和温暖也延伸进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