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心理学会等单位调查,灾区群众存在大量严重的心理问题,救援人员也普遍存在间接心理创伤。(5月25日《京华时报》)
一方面是心理救援极为紧迫且广泛的现实需要,而另一方面又是专业人员的缺乏。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缓解在灾区心理救援上巨大的供需矛盾呢?
除了抓紧时间对志愿者进行“基本的灾后心理干预和救援的培训”之外,我想,当务之急或许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加以疏导、调剂——
如“外”的方面——可以吁请国际社会特别是那些灾后心理救援能力充足、经验丰富的国家,派遣心理救援团队到汶川地震灾区,帮助实施心理救援。
汶川大地震以来,在生命救援、救灾物资供给方面,我国都非常迅速地向国际社会表达了希望得到支援的愿望,向全世界敞开了接受援助的大门。现在,在作为灾后援助重要部分的心理救援上,我们再次面临急迫的救援压力,当然不妨同样借助全世界的力量。更何况,如果有更多的国际心理救援团队加入救援,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这方面的救援压力,而且也能让我们的心理救援队伍,在与国际先进同行并肩救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再看“内”的方面——通过发动受灾群众尤其是那些已经接受很好心理救援的受灾群众,以现身说法、自救互救的方式,积极投身心理救援事业当中来。虽然,心理救援是一项具有相当专业性、不是仅凭热情就能胜任的工作,但我们也要看到,心理救援并不神秘乃至高深莫测。实际上,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自救和互救原本就是其内中应有之义——毕竟,“救心”从本质上讲原本就是一件非常“内在”的过程,不可能单靠外力便获得成功。
这正如曾参与美国9·11幸存者心理救治的美国知名心理专家Danial.Kirsch教授日前在南京指出的:“最重要的是让曾经经历过同样伤痛的人成为志愿者,现身说法抚平幸存者的心理创伤”——一方面这些幸存者会很乐意帮助其他人,另一方面他们会感觉做这些事情非常有意义,可以暂时忘记伤痛,重新鼓起勇气。这表明,灾区群众自救互救,不仅具有独特的身份优势,而且这样一种自救互救的过程,本身也是心理救援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救人来促进和实现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