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灾难备份--构建震不垮的数据平台

  近日IT同仁网上集结,谈论震后IT重建,还倡议了技术赈灾活动。作为一名IT老兵,本人也在受邀之列,但囿于俗务,目前尚不能到第一线去;身不能至,心驰援之,所以谨以此文为灾后IT重建尽些绵力。

  关于灾区IT方面的话题,同仁们高度称赞了:1.政府高超的应急通讯管理能力。
2.阿坝州政府信息中心的同行们,不但在政府网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冗余和迁回,而且还冒死更新灾情信息,成了孤岛上唯一的信鸽。3.金融系统基本上都提前实现了数据大集中,从而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实为楷模。4.谷歌的实时卫星地图和寻亲搜索平台,也是本次救灾的一大网络亮点。

  大家颇有微词的是,这次通信领域的表现委实差强人意:1.在几大卫星通信公司里面,中广卫承担着灾情通信保障重任,但由于自身的诸多问题,再加上互联互通的现实障碍,所以关键时刻基本没有派上用场。2.卫星通信网在救灾前期基本瘫痪,数以万计的卫星车几成摆设。3.虽然地震前,电信在该地区部署了卫星接受系统,但到用兵之时,开通一分钟就没电了!倒是曾被斥为垃圾的小灵通率先恢复,显出了一定的可靠性。

  这个世界依然是个灾难频仍的世界。“9·11”前世贸中心共有1200家公司,其中仅400家公司执行了灾难恢复预案,所以业务得以继续,而其它企业大多只能宣布关张。当时世贸大楼里的RLI保险公司,在灾后通过异地的磁带备份,两天内就恢复运转;摩根斯坦利当时也在新泽西州设有备份中心,所以第二天就恢复业务;雷曼兄弟公司不但保全了业务,还藉此提高了竞争力。

  金融、政府和大中企业的IT设施有专业人员支持,现已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只是还没有一个联动的平台。小企业和个人没有这些条件的,可以考虑以下建议:震后要尽快清理IT设备残骸,及时抽水和清洁,以便使受损介质得以保护。一般来说,灾后硬盘数据主要表现在物理故障,这些受损硬盘有的还能被识别,但无法拷贝数据;有的无法被识别;有的有磁头撞击杂音;有的读写数据错误;更有的启动困难、经常死机、格式化失败等。这些问题,大多数都可以由专业人员加以恢复,但请注意,硬盘只能在高纯净环境中才可以拆开维修,普通环境中拆硬盘可能导致无法恢复数据,所以如果出现异常,请马上断电并交专业人员处理。

  小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数据,平时一定要注意备份,如没有这方面支出的预算,至少可以在网络上备份重要数据,譬如把照片传到免费的网络像册上等;一般的数据,也都可以放到移动介质或免费的网络空间上,这样如果灾难来临,就不至于手足无措。地震或其它灾害发生时,如果您在移动介质里备份了数据,有可能的话最好立即带出去;另外在向外界求救时如果手机没有信号,有GPS功能的手机仍然可以用简讯的方式发出自己的经纬度信息,这样定位系统也可以据此判断出位置以便施救。

  这次地震带来的危害表明了在信息化的今天,个人和机构都要有防范意识及技术准备,如此才可能在覆巢之下保存完卵,重现生机。

  灾难备份的实施,在传输手段上可采用光纤、无线、卫星、微波等,形成一个冗余的网络,就不易于在灾难中被摧毁;在空间部署上可以选用同城异地并存的方式,同城的特点就是快速恢复,数据不易丢失,异地的特点是在大面积的灾难下能够恢复,但有丢失数据之虞;地理位置上,不要选在一个地震带上的城市,尽量把距离拉远。另外在灾难发生后的很短时间内,电话、邮件、网站、数据专线等的使用率可能急剧增加,这就需要设计足够的冗余。

  中小企业的灾难恢复不必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因为可以外包给专业的数据中心:把灾备做成公共服务,以较低的代价应对IT灾难,是一个很现实的方式。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信息化建设中的预警系统一定要实现联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预知灾害,减少损失,并利于灾后重建。

  同仁们的理想是能够构建震不垮的数据平台,防患于未然。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责任编辑:黄芳)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