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定军
地震预测难度大,不等于不需要预警
“建议从上到下,加强风险意识、灾害意识的培养,思想上两手准备,不管是否发生灾害,从小学生起要进行自救与全民教育。”5月23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从汶川大地震谈人与自然关系”学术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教授曾国屏说。
而此前不久,科技部刚刚在香山召开了紧急会议对汶川地震的性质和灾害进行会诊和研究。
不过科协研究会主办的这次会议,对汶川地震的讨论进一步深入,专家把讨论引向科学与技术体制,以及灾害到来如何预防和社会救助问题。
在上述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认为,人类目前处于从“人定胜天”理念向“人天和谐”过渡的阶段,该阶段由于条件有限,受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地震的认识仍很差,所以准确预测很难。
中国地震局曾给一位认为能在一定意义上做出短临地震预报的专家回函。指出“灾害性天气与灾害性地震的准确短临预报的解决问题,目前尚属世界性的科学难题,恐难在几年、几十年内得到解决”。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加快短临预报探索步伐。核工业部地质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杜乐天认为,地震报错是二级错误,但是不报则是头等错误;做短临预报对不对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专家任振球指出,这次汶川地震前一些异常情况值得研究。这些征兆除了民间看到的动物异常,还有地震云出现、磁暴增加等。
不过,中国科学院院士、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地震动力机制组副组长滕吉文认为,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地震前兆很多,这些前兆哪些是属于规律性的,哪些是属于真实的,我们怎么样通过这些前兆来综合研究,是我们必须探测的。”滕吉文在5月24日的一次会议上说。
一些专家指出,这次地震涉及到地质、水利、防疫等多项灾害,中国需要加快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对于地震科学的研究进展,要加快原创性预测的研究步伐。国家在这方面需要理顺体制和机制。
此前,国家出台的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尚无对于地震预测的内容,更谈不上对于地震短临预测的研究规划。
比如上述规划有对于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内容,也主张“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但是只有部分气象相关内容,并无涉及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的地震预测内容。
为此,杜乐天建议,地震预测需要国家扶持好地震系统和非地震系统的合作研究。目前非地震系统的短临预测已经有一些理论和成功的探索,地震局系统地震预测研究封闭性和垄断性应该打破。他主张在地震预测研究上加快国土部地质系统、地震局系统,以及民间系统等方面的结合研究。
他说这话的第二天,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于5月24日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具有集思广益的性质,一些专家委员来源于高等院校和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喻佑斌指出,学术探索如何与预警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是这次地震后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地震预测难度大,不等于不需要预警。
更多的人士建议,以上只是“预”的部分,国家在“防”的方面也应下大功夫。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刚从日本回京。他说,在日本住旅馆期间,发现房间就有防震救生的两个头盔和手电筒,并标有明确的指示。
他认为,日本对地震预警防范意识高,特别是对自然界的可能的危害和风险有更加小心的防御心态,值得中国学习。“没有这样的心态,一旦灾难来临,我们只能会承担重大的损失。”他说。
目前,科协有关部门正预备发一个全国性倡议书。预备在下一步开始做地震和其他预防灾害和灾害自救知识的科普工作,并预备和其他学会开展研究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