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伟 李军
苗圩急赴成都首提四川工业重建时间表
震后重建时间表,箭在弦上。
“四川所有恢复重建的企业将在一年内开工重建项目。”5月26日,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奔赴成都。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各省级部门及地市州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介绍了工业受灾情况,及恢复生产存在问题。
在是次会议上,苗圩详细阐述了四川工业恢复重建的规划方案。对于还在紧张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四川方面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安心和振奋的四川工业重建时间表。
工业重建时间表
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令四川省工业遭到重创。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在会议中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5日,四川全省有22428家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灾害,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企业职工遇难4414人,受伤12545人。
其中6个重灾区德阳、成都、阿坝、绵阳、广元、绵竹经济损失约1800亿,占全部损失95%以上。而这六个城市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07年,四川省GDP总值为10500亿,六市就贡献了5100亿,占到50%以上。另外根据四川省信息产业局统计,这次全省信息产业因灾受损42.8亿,均集中在成都、德阳、绵阳。
四川省地税局对全省受灾情况进行预测,地震将影响四川全省地方收入减少150亿元以上。
对于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四川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创。
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恢复生产的进度可大致分为“一个月、三个月、一年”三个阶段。本报记者获悉,通过一个月时间,中央和四川将大体摸清受灾企业的受灾情况。
几天之后,中央会有30名工作人员抵达四川,与四川经委等部门人士混编,深入四川地区最严重的6个市州调研受损情况。此前,四川省经委已下派多组人员下到各个受灾市州统计企业的受损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也将组织一批专家前往受灾企业,对其厂房进行鉴定、评估,以及修补。
本报记者现场获悉,三个月内,即在8月20日前后,工业与信息化部和四川省方面将协助有条件的企业恢复生产。
具体而言,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恢复生产,但绝不能因恢复生产造成进一步的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国家会对恢复生产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等提供必要的保障。此外,相关机构还会在这一时间段拿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和六个专项规划。
一年时间内,除需关闭的企业外,所有恢复重建的企业都将陆续开工重建项目。
“国务院明确指出,恢复重建必须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苗圩副部长表示,国家就此成立一个专门的规划小组。该规划小组的领导成员阵容豪华,组长为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副组长包括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此前,温总理明确要求该小组在三个月内需拿出一个总体规划及六个专项规划。而六个专项规划当中的“产业总局和调整专项规划”将主要指导工农业恢复重建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在企业的布局方面,将会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地质和水文等进行选址,此外,在保证农田耕地的前提下,原则上倾向于灾区中小企业集中布局,鼓励他们进入工业园区。
重建四原则出台
此前,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决定,设立了9个工作组,其中生产恢复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务部等多个部门,具体负责帮助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对受灾的工矿商贸和农业损毁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制订科学恢复生产方案,积极落实有关扶持资金、物资,开展恢复生产工作。
本报记者获悉,温家宝总理5月24日在成都召开了一个抗震救灾工作会,并在会上做出重要指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在继续搜救被困人员的同时,要把安置群众的生活、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恢复生产,而我们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副部长亦在会上表示,提出恢复生产、灾后重建当中要考虑四个原则。
一是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即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和重灾地区受灾最重的企业,协调这些企业解决大量实际困难。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要通过制订符合实际的政策,支持引导恢复重建。在此过程当中,需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二是恢复重建应与当前的抗震救灾密切结合。即坚持先易后难,优先恢复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有关的企业生产工作,比如前一阶段生产食品、饮用水的企业,目前阶段生产活动板房,帐篷的企业,下一阶段随着恢复工作的展开,生产建材、水泥的企业都可能在恢复重建当中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
三是恢复生产的工作应以地方为主,企业要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要创造条件在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生产。
四是调整结构与优化产业相结合。在灾后重建过程当中,需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优先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企业,坚决淘汰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即一些国家政策支持的企业,其获得的资金可能会大于其实际损失量,而“五小”企业等,则不可能有恢复重建的机会,等待它们的是被关闭的命运。
重建两大政策猜想:税收土地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四川省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地方的重建规划,成立相关规划小组,对重建进行详细安排和布置,规划重点之一便是工业发展。四川省发改委负责人在5月26日四川省工业灾后重建座谈会上称,已责成市州各级部门做工业损失汇总,并要求重灾区重点企业,提出重建意见。
四川省各个部门,及参会地市州政府,在会上介绍其重建难题时,均提到,当前重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是受灾情况严重与灾后重建资金需求的缺口。
四川省财政厅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截至25日,已向灾区拨付资金57.5亿,其中省财政拨付41.9亿,市州财政15.6亿。
“由于本身资金量不大,一定要考虑放大效应,不能撒胡椒面。”四川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必须考虑资金的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将陆续下达支持灾后重建金融政策,以优先保障救灾物资生产及重要工业企业重建需要。
另一方面,四川省各级部门已积极向中央申请支持工业重建的政策。其中提及最多的是税收。
“税收政策的调整,国家控制很严,权限主体在中央,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重建,国家都应整体考虑这一问题。”一位省级部门官员发言称。
四川省国税局和地税局均表示,已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受灾区和重灾区企业重建中,给增值税、营业税减免或豁免的请求。
四川省国税局给出的方案是,豁免增值税可采取即征即退方式,否则减免后会出现卖出的产品没有人敢接的情况,因为这样会把税收转移到下一道程序。该局正就此与相关司局沟通。
本报记者现场获悉,在这次受灾中,由于分布于地震带上的工业企业受灾严重,重建将面临搬迁任务,用地指标成为关心话题。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在会上表示,他们已就此向国土资源部做了请示。5月25日早上8点,国土资源部正式致函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拟颁布国土资源部支持灾后重建的总体方案。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在会上透露,国土资源部这个总体方案,涉及用地两大方面,包括用地政策及地质安全保障。
这份方案提出,对灾后企业重建新生用地,由四川省安排用地指标,指标不足,可以由省内预先安排再报国务院。此外,将建立用地快速通道,对纳入灾后重建规划的工业企业,市州政府有权先行安排用地,并可以边建边报。
今后3年内,凡对灾区经济效益明显的投资大的大型项目的供地,或按规划进行整体搬迁的,可采用划拨提供工业用地,或采用降低地价及分期付款的方式给予优惠。
对于灾区矿业企业重建,国土资源部及财政部拟3年内减免其采矿使用费和土地使用费。
在地质安全保障方面,一旦工业企业按规划原地重建,或异地搬迁,省国土资源厅将及时组织有资质单位进行地质灾害评估,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工业重建任务艰巨,但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件事。”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