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000米高空捕捉大地震的“指纹”——国土资源航空遥感技术投入抗震救灾纪实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王立彬)路断,桥断,通信中断。四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捕捉地震灾害的“指纹”。
航空遥感飞机成为打破大地震造成信息封锁、监测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打破大地震造成的“信息封锁线”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路塌、桥垮、通信中断,汶川、北川等重灾区成为“孤岛”。打破地震造成的信息封锁,捕捉地震灾害的“敌情”成为抗震救灾当务之急。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徐绍史12日夜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决定紧急启用常规用于土地调查、重要地质找矿、区域性地质环境调查的航空遥感飞机,火速支援抗震救灾前线。
中国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正在成都作业的两架飞机就地待命。国家测绘局两架飞机紧急调往四川灾区。国土资源部支持研制的无人飞机从贵州出发,经过20小时飞行,抵达成都。
14日10时30分,对汶川地震灾区进行第一次航空遥感拍摄,获取1∶30000黑白航片200余张,范围涵盖汶川、茂县、北川等6个区块,有效覆盖面积约1385平方公里。都江堰—漩口镇—映秀镇—汶川县城—茂县县城以及重灾区河谷居民地,陆续进入高清晰数字航空测量相机。
无人飞机专家小组15日凌晨抵达绵竹,17日中午起飞获取嘉陵江镇数据迅速处理成图并进行解译,成功制作了汶川、茂县、北川地区地震灾害图集。
在抗震救灾中,航空遥感作用巨大。遥感图上的堰塞湖、前方道路损毁情况,映秀镇到汶川县城有多少滑坡等都非常清晰。图上不仅有滑坡分布状况,还预测出滑坡方量、所需施工力量、工期等。
在6000米高空捕获堰塞湖的“天眼” 随着抗震救灾进程,一个新名词让人们的心悬起来:堰塞湖。由于灾区高山峡谷的地形地貌,地震造成山体崩碎,堰塞湖成为悬在灾区群众和抗震救灾人员头顶的一盆水。监控所有堰塞湖刻不容缓。
21日上午10时10分,中国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对地震灾区航拍图片及卫星数据紧急解译,发现34处堰塞湖,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堰塞湖有8处, 100万立方米至300万立方米的11处,100万立方米以下的15处。14日航拍图片解译发现5处堵江形成的堰塞湖,水量分别达600万立方米、300万立方米、675万立方米、585万立方米、560万立方米,坝体主要为细碎屑物质,渗透稳定性差,容易形成流土溃坝,存在灾害隐患,需要严加监测和防范。
截至27日,航遥中心已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六部委16家单位提供25批次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及时快捷地提供了地震灾区涉及公路损坏、房屋损坏、堵江、崩滑流、堰塞湖和潜在地质灾害等信息。
航遥飞机、卫星、无人机形成“天网” 四川多云多雨多雾,一般区域性的工作更多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然而,卫星遥感数据不是应急性的,卫星运行周期一般是26天转一圈,无法满足突发事件需要。
“卫星遥感图很难看清房屋有无倒塌。”航遥中心主任王平对记者说,飞机航拍数据优势是比较灵活,只要白天有好的时间点,可以随时起飞。
在航遥中心会议室可以看到,卫星遥感影像图和航空遥感图的地形特征较为明显,而航空遥感图上则能清楚地看到道路、房屋等信息。王平说,航空遥感拍摄飞行一般高度为6000米,卫星则在几百公里以上,航空遥感拍摄能捕捉到更多细部信息。如果云层低,重点区域比较小,可以调用无人飞机,其低空遥感系统可以在阴天或小雨情况下实施400米以下低空航拍,一次起飞覆盖半径30公里,获取地面1米至0.2米分辨率影像图。
这样,航空遥感飞机、无人飞机与遥感卫星形成灾害监测“天网”。徐绍史说,目前航拍主要集中在重灾区,以应急为主。下一步要继续扩大航拍范围,对受灾地区整体情况,包括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造成的损失形成系统的基础数据,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抗震救灾表明,早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监测网络,构建完整的"上天、下海、入地"科学技术体系,对于我国国土资源监测和科技减灾至关重要。”徐绍史说。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