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不死北川期待重生 小城之殇经济之创终将度过

  不死北川

  ■本报记者 黄胜利 唐平

  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川县,截至21日晚,因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一万五千余人,县城在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县内道路交通,水、电、气供给及通信全部陷入瘫痪,全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25%的干部职工死亡或失踪。

在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现场更让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毁灭性的重创。但几天的采访,无论是北川的官员还是普通灾民,让记者在压抑及悲痛的情绪中,感受到了震后弥漫在北川县域内重生的希望。

  小城之殇

  北川,这个川西北小城,三面环水,湔江横穿县城,将小城分为新旧两城。因大禹故里而闻名的北川,2003年成为全国惟一一个羌族自治县,自此这座小城成为了全国民众旅游的胜地。

  5月21日,记者前往北川县城,沿途运输物资的车辆川流不息,路上设置多处关卡,因余震、汛情及防疫的需要,全城处于全面戒严的状态,

  当天的北川县城,除了开展最后一次全面拉网搜救幸存者的工作外,救灾工作重点放在了疾控阶段,大量的疾控人员及防化兵忙碌在废墟中。

  县城里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道,这种气味同深埋于废墟中尸体的臭味混杂,让昔日的旅游重镇变为了一个地狱般的废墟。

  就在这天,在北川县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里,一张震前北川县城的照片让记者感到了极大的震撼,照片中的北川县城全貌,山清水秀,这张照片被一位北川县政府工作人员设为了电脑桌面,“地球上同纬度最美的地方”。

  这个临时用帐篷搭建的总指挥部,离北川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不到两百米,这栋倒塌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夺去了全校1000多名师生的生命。

  在总指挥部,记者苦等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这个在地震中失去五位亲人的44岁的汉子,自地震后几近无眠的劳累,让他面容极度枯槁。

  从废墟中迅速逃离的经大忠,立即组织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将现场幸存的工作人员,分派到新老两城,并同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绵阳市通报灾情。

  在通讯条件丧失的状态下,经大忠的自救指挥工作将腿和嘴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多跑半个小时就意味着很多人获救”,以至于在最初抢救生还者的几天里,“坐下去就站不起来”。

  地震发生当天晚上,余震不断,满县城都发生了滑坡,天空还下起大雨,“如同秋天的风,夏天的雨”,幸存者被转移到了北川大酒店前的空地及县政府广场等安全地带。

  侥幸从鬼门关逃脱的赵世刚躺在广场上,天翻地覆让他忘记了在地震中受伤的脚及腰部带来的疼痛,周围数千名幸存者望着废墟一样的县城,眼泪不断地流下,死一般的寂静,现场没有一人哭出声来。

  当晚9点,绵阳市副市长左代富带领市工作人员到达北川县城。

  次日10点,解放军到达北川县城,当天5000千多名灾民由县政府工作人员带领,撤离北川县城。

  灾及全县

  就在北川县城所在地曲山镇全力救灾的同时,北川县下属的其他2镇17乡同样遭受重创。

  这些乡镇,地处偏僻山区,塌方及泥石流,顿时使得它们与外界完全隔离,惟一的救灾途径便是通过解放军背负救灾物资及县政府工作人员徒步翻山越岭入驻。

  作为重灾镇之一的擂鼓镇,遇难一千多人,22日,记者在经过已经恢复交通及通信的擂鼓镇时,街道两旁的房屋几乎全毁,破损百分之百。

  同样属于受灾最为严重的陈家坝乡,当记者在23日到达该乡时,乡政府所在地因上游堰塞湖的威胁,已被全面封锁,禁止任何人入内,记者在同关卡处的解放军交涉后得以入内探访,乡里异味弥漫,房屋损坏较擂鼓镇稍好,除部分房屋倒塌外,剩余的也多属危房。

  相对于陈家坝乡政府所在地,其他乡村的受灾要严重许多,就在同乡政府一河之隔的双堰村,绝大多数农民所搭建的木质结构房屋,完全倒塌。

  在紧挨双堰村的灾民安置处,记者找到了正准备开会的陈家坝乡乡长杨开武,两眼通红的他,简短地向记者介绍了陈家坝乡的受灾情况。

  截至当天,该乡在地震中遇难599人,失踪1000人,然而灾难远非如此,贯穿陈家坝的崔家河将该乡分为河西和河东两部分,地震所带来的堰塞湖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让地处河西的12个村遭受毁灭性的重创,并导致无法重建的可能。

   当天中午,记者遇到了陈家坝金谷村李家湾汪德英一家三口,全家刚从绵阳灾民安置点返回,从已成废墟的家中寻出剩余物品后,前往设置在河东的灾民安置点。记者隔河相望,对面山坡塌方严重,地处河西的李家湾,数家房屋已被淹没于堰塞湖中,据汪介绍李家湾四十多人在此次地震中遇难。

  同李家湾隔河相对的一片麦地里,一对夫妇正在挥汗收割小麦,“再不收割,就错过了”。就在前一天,杨开武还带领村民抢收了部分陈家坝乡的小麦,但堰塞湖随时泄洪的威胁让他们的抢收工作不得不停止。

   与此同时,擂鼓镇五星村的村民却只能完全向早先辛劳种下的农作物告别,因为他们的农作物在地震次生灾害中完全被毁。

   22日,在紧挨道路的擂鼓镇猫儿石村三组,记者看到一些驻地的解放军战士帮当地农民收割庄稼。

   当天下午4时,该村三组的沈刚义一家都在忙碌着,沈和父亲在收拾自家废墟中完好的砖头,母亲用木棒将收割回来的麦穗敲下,而一边两岁就患了肿瘤的儿子在玩耍着,沈刚义的老婆在儿子两岁半患病后同沈离婚,沈刚刚通过种药材将为儿子看病的欠债还清。

   就在沈刚义家旁边的小溪里,几只鹅悠闲地在水里游泳,旁边几个村子因没水用的妇女,在河边浆洗着衣物,并拉着家常。

  经济之创

   北川,作为山区贫困县,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大县,林业收入曾占财政收入高达60%,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三大工程的实施,以及“工业立县、旅游兴县、农业富民、改革开放、跨越发展”战略的提出,北川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工业上,利用资源优势,加大通口河、白草河、青片河三大流域水电开发力度,推进漩坪电站、小坝电站、白什电站、干松坝电站、开坪电站、邓家电站、鸽子山电站等电站建设投产;同时以丰富的石灰石及矿产资源为基础,引进一批重大石材加工战略投资企业;在农业方面,发展以茶叶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旅游上,充分挖掘古人类遗址、禹羌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四大优势资源,打造2个4A级风景区,2个3A级风景区,3个2A级风景区,引进3万人(城市居民)到北川休闲居住。

   据当地政府初步统计,此次地震中,北川县总经济损失预计达到650多亿元,360余家中小企业遭受严重损失。

   “去年财政收入刚过亿元,我们人口少,日子眼看好过起来”,5月22日,北川县副县长王久华如此告诉记者。

   当天,这位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在北川县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异常忙碌,记者几近见缝插针般地对她进行了采访。

   谈起近几年北川县初具成效的特色农业在这次地震中遭受重创时,王久华无以言表,也许是北川县人民惊人的伤亡率,也许是抗震救灾的十万火急,让她无暇顾及北川经济在这次地震中所遭受的损失。

   当前,北川县大农业收入占财政收入40%,提及经济损失,王久华向记者重点介绍了北川特色农业方面的损失。近年来,北川大力开发玫瑰花产业,从花中提炼精油,当前已达到了万分之四的提炼率,“才四五千亩的规模,财政收入就已过亿了”,但现在生产研发设备被淹,核心科研人员也失踪。

   茶叶种植作为北川另一特色农业,截至2006年底,其围绕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所形成的产业链使该县年新增GDP3.2亿元,王久华介绍,当地的茶叶产自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上,因茶质好,去年年底,北川与德国签订了合作开发的协议,其产品开始进入欧盟、东南亚市场。

   然而此次地震中,茶叶加工厂房、设备遭到严重损毁,更为糟糕的是,茶叶培植基地也惨遭损坏,这意味着原料来源的切断,对于3年一小采,5年一大采的茶叶种植来说,茶叶基地的重建至少得5年。

   此地震给北川养殖业也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全县上百万只兔子在震中死亡,PIC生猪几千头种猪也在地震中丧失,而一头种猪的价格高达数千元。

   同样,在地震中逃脱不了灾难性打击的还包括工业,其大多为厂房、设备、办公楼遭损。四川北川供电公司提供了北川县用电量的80%,地处老县城,其厂房、仪器、设备及电网、线路损毁严重,初步估计2亿元损失,其恢复得两年以上。

   据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江少斌介绍,当前该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抢修照明工程,力保尽快照亮北川县内各灾民安置点。

   以林木及木材边角料为主要原材料的北川县建诚木业有限公司,作为北川最大的民营企业,排四川同行业第三位,去年上交利税800万元,几近占北川财政收入十分之一,这个拥有350名工人的企业,带动擂鼓镇5000人就业于林木砍伐、运输、餐饮等周边行业。

   该公司副总经理席珍田介绍,此次地震中,该厂除6名工人及18名家属遇难外,办公楼及预制厂房全部倒塌,设备损毁率达80%,稍感安慰的是,席估计该厂林业基地损坏不大,但一条投资2000万通往基地的道路遭到损毁。

   目前该公司厂房成为了北川县一个救援物资集中点,附近受灾的村民都前往此处领取生活物资,就在厂房边还聚居了大量的救援部队,三架军用直升机也停在旁边。

   因交通损坏、县内电厂的损毁,恢复生产似乎只有等待,席珍田表示公司只能等待政府的规划。

  向生北川

   “你放心,一定会给你们选地方,再建一个更好更大的北川县城!”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在北川县城路遇北川县长经大忠,并对其如此承诺。

   自此,北川县城另选地址进行重建的议论及规划便提上了日程,之前,有消息称安县安昌镇、永安乡,北川县的擂鼓镇都作为北川新县城的选址地。

   在绵阳市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对外透露的初步规划中,北川县选址倾向于龙门山外,北川擂鼓镇,因该镇受灾严重,只能继续向外靠,方案初步将北川县城新址选定在与其邻近的安县安昌镇,此镇距北川县城20公里左右。

   “还有待省政府等上级政府的审批”,经大忠告诉记者,毕竟,作为兄弟县的安县同为受灾县,新城的选址还得同其协商,最后还得上级政府定夺,其新城选址及其规划,短期内难以形成定论。

   对于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北川老县城,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重返四川重灾区北川考察时表示,北川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

  地震发生后,北川县面对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伤亡惨重的局面,抗震救灾工作捉襟见肘,所有幸存的政府工作人员几乎满负荷运转,“自地震发生数日,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无暇探望家人”,一位在北川县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忙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如此表述。

   22日10点28分,北川县委、县政府临时办事处在安昌镇的天龙宾馆正式挂牌并开始办公,办事处成立仪式前,安县群众自发组织起欢迎队伍在安昌镇上行进,并高喊“安县北川一家人”的口号,仪式现场,街道被前来参观的当地居民围得水泄不通,现场气氛凝重且让人感动。

  这个由幸存政府工作人员临时抽调组合的临时办事处,硬件由70余平方米的火锅厅和5个门脸房、11张桌子、10部电话以及4台电脑组成,就在这个场地里容纳了60多个单位同时办公。

  此次地震中,北川一位副县长遇难,正科级干部11人遇难,民政局4位副局长遇难,教育局、妇联等单位几乎全军覆没。

   “人员将对外进行公开招聘”,经大忠说,县城的重建必将对外挑选人才。

   在谈及县城重建时,疲惫不堪的经大忠,言语缓慢但透出坚定,“信念是摧不毁的,我们会更坚强”,北川人还在,北川就在,北川的传统也会传承下去。

   在被记者问及北川是否需要外界同情时,经表示,北川人要重新站起来,必须首先要靠自己的自强,而外界政府及人们的扶植,虽能加快重建工程,但作为内生型经济发展的内地县,必须得具备自我发展、自我造血功能,“这也是市场经济是最起码的原则”。

   “未来的发展之路我们还是清楚的”,经大忠说,北川还有产业基础,还有科学技术基础,其地域特色还在。

   面对自然,人类力量的渺小无力,经大忠感到无奈,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北川人,他表示有责任有义务把北川重建起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