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特大地震灾害给我市造成了重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首要的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步润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全力以赴,共克时艰,连续半月奋战在抗震救灾的工作岗位上,为夺取我市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领导高度重视,指挥抗震救灾
大地震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步润多次主持召开主任会议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及时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他要求机关干部职工要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行职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完成好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按照市委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亲临抗震救灾一线,靠前指挥,周密部署,迅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市级有关部门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5月13日至1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步润、副主任任石林、聂兆和、赵光周、李有全、王瑜,秘书长赵忠明带领机关抽调的20余名干部职工全天候值守在绵阳南郊机场,负责接待调运大批飞赴绵阳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武警消防官兵。截止5月15日24时,共接待赈灾空运航班114架次,组织车辆将8408名救灾官兵调运至北川、平武、江油、德阳、广元等地参与抗震救灾。杨才玉、张贵乾副主任则分别负责救灾物资运至灾区的分配、发放工作和检查全市供水、供气、供电情况和道路、桥梁、涵洞的安全情况。
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自5月16日起,市人大常委会部分领导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所肩负的职责有了新的调整。杨步润主任任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外来救援队伍接待组组长,聂兆和、赵光周副主任任副组长,赵忠明秘书长负责具体协调工作,他们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30余名干部职工及市级相关部门的干部,先后为近10万名解放军战士、武警消防官兵、军队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社会救援团体和志愿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协调、运输、后勤、联系等方面的服务,确保了外来救援队伍及时顺利地开展救灾工作,赢得了外来救援队伍好评。此外,杨步润主任还负责牵头组织研究涪城、游仙、三台、梓潼、盐亭等县区的灾后重建工作。5月22日,杨步润主任与由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传庭带领的山东省支援绵阳援建先遣队冒着余震危险深入我市受灾最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研究重建规划。
任石林副主任负责牵头指导、协助安县的抗震救灾工作。他多次召集安县县委、政府的领导及对口支援的8个市级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协调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他还多次带领市人大内司委的同志深入到灾情严重的有关乡镇、学校和卫生院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参与救灾的部队指战员以及重伤患者,并到设置在晓坝、沸水、雎水、永安、桑枣镇的五个转移灾民安置点了解灾民生活情况。5月24日,他不顾个人安危,步行穿越山体滑坡地段,登临茶坪河马颈项堰塞湖坝顶查看险情、指导工作,并看望慰问了正在紧张工作的水利部专家和正在进行排危作业的施工人员;杨才玉副主任任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战斗在领导组织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线;聂兆和、赵光周副主任前期担任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教育组副组长,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外来救援队伍接待组成立后,担任副组长,协助杨步润主任工作;赵光周副主任带领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多个学校,察看校舍安全情况和学生、教师安置情况,并看望灾区留校学生和从灾区转移出来的学生和教师,此外,受杨步润主任委托,他先后带领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教工委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赴盐亭、梓潼、三台、游仙、涪城等县区检查指导抗震救灾,研究灾后重建工作;李有全副主任负责抗震救灾指挥部遇难灾民的善后工作,他带领市人大常委会人工委的同志多次深入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察看灾民救助和遇难人员遗体善后工作,他还到江油殡仪馆、绵阳殡仪馆实地察看无人认领遇难者的拍照、DNA取样和档案保存等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有关部门做好遇难人员各项善后事宜。为防止重大人畜共患病流行,他还赴江油、安县等地的饲养场,仔细检查死亡牲畜的消毒处理及深埋工作;张贵乾副主任前期在负责牵头指导、协助江油市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安排城建、房管、交通等市级部门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绵阳城区所有房屋、桥梁进行了技术安全检测,并陪同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的领导、专家深入受灾严重的北川中学研究抢救方案。自担任灾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以来,他带领市人大常委会城工委的同志认真做好九洲体育馆、南河体育中心、高新区三个灾民集中安置点的工作,先后接收安置受灾群众5万余人,协调组织建立了擂鼓、永安、黄土、界牌等四处受灾群众集中疏散安置点,疏散安置受灾群众近2万人;赵映坤副主任在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就带领市级相关部门的同志,冒着余震、塌方等危险,在车辆不能到达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步行10余小时连夜赶到平武县受灾最重的南坝镇指挥抗震救灾,至今仍坚守在指挥一线,负责牵头指导、协助该县的抗震救灾工作;王瑜副主任担任灾民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群众安置组九洲体育馆的工作。他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的同志,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热情接待受灾群众,及时处理解决灾民安置疏散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率先垂范,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为夺取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干部身先士卒,投身抗震救灾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在抗震救灾中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工作。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王昭洪在亲属3人死亡、5人至今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舍小家、顾大家,一直忙碌在抗震救灾一线。这样的干部比比皆是,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地震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认真做好机关人员的安全保护和疏散等工作,并采取有力措施,安排专人每天喷洒消毒杀菌药水,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负责人等轮流在机关带班,带领办公室的部分干部职工坚持24小时值守制度,确保灾情和突发情况的及时上传下达。此外,还明确要求在灾情解除前,机关干部职工原则上不请假、不休假,建立了严格的出勤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机关的正常运行,有力地支持了抗震救灾工作。
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抽调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外来救援队伍接待组工作的30余名干部职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他们中的许多同志冒着地震造成的随时可能发生塌方、泥石流等危险,多次深入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了解灾情,及时掌握外来救援队伍的情况、任务和联系方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5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的同志再次前往平武县南坝镇,给市平武抗震救灾指挥部、救灾部队、民兵和灾区人民送去了二千余份当日的绵阳日报和绵阳晚报,受到极大的欢迎。截至5月24日,外来救援队伍接待组共为外来救援队伍协调解决运输车辆131台次,运送救援部队12批1739人,累计招募志愿者39200余人,派出志愿者33710余人次,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工作。机关相关委室的干部职工也随同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深入到多个乡镇、学校、医院和灾民安置点,了解灾情,协助解决有关问题。为使省人大常委会、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外界能够及时了解我市人大系统参与抗震救灾的情况,办公室信息处的同志跟随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到北川、安县等重灾县采写信息,并撰写了多条综合信息,其中18条信息被《中国人大》杂志、中国人大网、人民网、搜狐网、人民权力报等采用。截止5月27日,绵阳人大网站共上传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信息35条,县市区人大信息44条。
三、心系受灾群众,支援抗震救灾
天灾无情,人有情。我市严重的地震灾情,深深牵动着机关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心,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号召,纷纷自发地踊跃捐款捐物,表达对灾区人民无限的爱心与深切同情。截止5月27日,机关干部职工累计捐款43850元,捐助羽绒被、棉被、加厚型薄膜等救灾物资1万元,机关党员还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24000元,支援我市抗震救灾工作。(王涛胡璐)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