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5月28日电 题:在映秀镇,我们边采访边自救
记者 侯大伟
(5月15日,汶川映秀,晴)
凌晨5点多,被高山里寒气冻醒,看见旁边燃起一堆火,便赶紧凑上去暖暖身子。
7时刚过,我们又开始投入紧张的采访中。
穿过一条宽约两米、长约200米的废墟上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映秀镇幼儿园,成都武警某部官兵正在这里挖掘幸存者和遇难者。
地震过后,幼儿园被封闭在一个废墟组成的院子里,只有西南角那条两米宽通道。院子南北宽30米,东西长40米,南侧是一栋摇摇欲坠、向西北倾斜的居民楼,地面上还有6层,算上楼顶上建筑,高约22米。
在不断的余震中,救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记者在这里结束采访时突然发现这座居民楼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还出现了多条新的裂缝,随时有砸向我们或封住出口的危险。
救援官兵和记者只有退到院子的最北面,但背后也是已经严重倾斜和裂缝的建筑,只是低矮一些。不能进,不能退,这时大家都有一种等死的感觉。僵持了一个小时,随着救援队长的一声令下,大家赶紧从不断倾斜的楼脚下跑出了这里。
到中午,发完稿,我们发现,进来时所带的矿泉水仅剩下半瓶,笔记本电脑和海事卫星的电池电量也所剩不多了。由于映秀镇交通受阻,受灾群众较多,空运来的给养根本不够,一些士兵渴得没有办法,直接从山上的溪流中用手捧着水喝。
这时,同来的徐博又从当地救援指挥部那里获得消息:当夜可能会有大雨。于是,我们赶紧向新华社四川分社呼救,请求通过军方直升机补充给养;另一方面,决定展开自救:由同事谢佼上山寻找清洁水源,同事李彤、徐博和我开始在坍塌的废墟中寻找可以搭建简易帐篷的材料。
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搭建起了一座勉强能挡风遮雨的帐篷,我们称它为“新华社前方发稿中心”。谢佼虽然没有找到清洁水源,但我们的自救行动感动了周围灾民。漩口中学的一位老师冒着生命危险跑回严重倾斜的家中,为记者拿来了4瓶啤酒。
与此同时,分社记者陈凯也乘坐直升机及时送来饮用水、食品和电池。但由于我们在自救行动中,分别不同程度地划破了手,且由于当地卫生防疫形势严峻,在分社领导的要求下,我们又做好了徒步撤出映秀镇的准备。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