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大学纪念教堂前,悼念的民众将蜡烛排成心的形状,围着烛光为灾民祈祷。(美国《世界日报》/赵烨 摄)
一种强烈的感情,最近一直在撞击着我,使我决定要把它写下来。
汶川地震发生后,傍晚,我们相约在波斯顿的哈佛园,天上飘着小雨,伴随着我们一道哀悼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父老乡亲。现场共有3个募捐箱,我负责2号募捐箱。捐款箱旁,我特意点了一盏烛灯,它照亮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心。
一位白发苍苍的华侨阿姨,捐了500美元,说什么也不愿意留下姓名,她说:“这是给亲人的,不需要留名……”望着她消失在人群中的消瘦而略显佝偻的背影,我的鼻子酸酸的,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一生平安;一位小男孩在他妈妈捐完款后,也捐了1美元,从他那清澈而明亮的黑眸中,我看到了希望;还有一位华裔小朋友,当场摔烂储蓄罐,捐出里面所有的钱;一位华人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位美国同学因自己无法赶来,特意委托他带来100美元捐上。
同时,现场还有不少专门赶过来的美国朋友,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并手捧烛灯进行真诚的祈祷与祝福。衷心地感谢你们,我们的美国朋友。
相隔千万里,我依然牵挂着你!汶川不哭!四川不哭!祖国不哭……可我们自己却早已经泪眼婆娑……哈佛纪念教堂里,《明天更美好》的歌声中,不少人失声痛哭……哈佛园里,摇曳的心形的烛光里,很多人潸然泪下……我一次又一次被这伟大的感情撞击着、感染着、感动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滴?因为我深爱着祖国!作为海外学子,肩负着学成报国的使命,此时此刻,只有将满腔悲痛化为理性报国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告慰逝者。祖国的灾难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很小的行动,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万马奔腾;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我悄悄告诉自己,从现在起,为了学术报国,我要再努力。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王沙骋
寄自美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