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建板房新社区,右二为沙家浜部队副参谋长宋学照。 |
彭州灾区首个综合性过渡社区即将建成,首期可容纳千余群众 废墟旁立起板房新社区
本报特派记者孟冉通讯员王宇文图
部队与当地协力建房
昨日上午,听说镇里在驻地部队的援助下,正建设占地20多亩的板房新社区,87岁的白鹿镇回水村农民龙建民来到建设工地上,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深深打动了老人,他不停地擦拭眼角的泪水。据悉,这处三日内即可建成的配套齐全的板房社区,将成为彭州市灾区第一个综合性过渡社区。
汶川大地震给地处深山的彭州市白鹿镇带来了空前劫难。根据当地政府前天公布的数据,该镇受灾总人数10056人,其中死亡59人,失踪13人,14070间房屋倒塌。
“目前,受灾群众的吃饭、喝水、穿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最让我们担心的是住宿。”白鹿镇党委书记高天成告诉记者,目前政府设置了24个帐篷安置点,虽然群众得到了安置,但居住空间狭小,卫生状况不理想,“眼看雨季要来了,住帐篷实在不牢靠”。
高天成说,经与驻扎在当地的沙家浜部队协商,双方决定,由政府规划新社区场地,提供活动板房材料,部队出人、出力、出技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一批过渡板房,让受灾群众从帐篷里搬进新家。
“三天之内保证搬新家”
几天来,负责板房新社区建设的沙家浜部队副参谋长、河南信阳人宋学照每天起床后头一件事就是往工地跑,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
“睡不着,心急。地基早打好了,单等安装板材了。”他告诉记者,前天晚上11时许,首批可容纳1000多名受灾群众的板房材料已运抵白鹿,“立即开建,三天之内保证群众搬新家”。
在距镇区一公里远的新区工地,记者看到,数百名战士在部队和政府官员的指挥下,和志愿者、当地群众一起紧张施工。“有解放军帮我们建房子,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该镇天台村村民徐大林兴奋地说,他家4口人跟邻居挤在一个帐篷里,晚上睡觉很不方便,“新板房每人可以分5平方米的面积,结构跟单元房一样,6家共用一个厨房,够用了……”
据了解,按照规划,白鹿镇板房新社区首期建设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居住。除了板房,新社区还增设了医院门诊、小型超市、健身场所、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配套设施,预计六一节前,距新社区200米远处的一所板房小学也将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