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突袭 唐家山堰塞湖处在极高危险级 抢险官兵冒雨作业
悬湖导流明渠已现雏形
水利部29日最新信息显示,目前唐家山堰塞湖处在极高危险级。从28日晚至29日上午,一场大雨降临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地。
冒雨抢险 战士当作“洗澡”
28日晚10时左右起,北川县普降大雨,一直持续到29日12时许才停歇。14时10分,记者跟随专家沿着泥泞的土路,从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最高处走到最低处,看到20余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顺着右岸河道开挖的导流明渠已经初现雏形。为应对滑坡和余震等紧急情况,另一队武警官兵正在堰顶左岸加紧开挖一条紧急撤离通道。
正在坝顶指挥施工的水利部专家告诉记者,降雨增加了施工抢险的难度,由于道路泥泞,空运进入工地的4辆自卸车无法工作;直升机不能起飞,施工急需的物资和油料无法运进,工地上存有的油料仅够维持半天;与此同时,持续降雨使堰塞湖上游来水量增大,险情有可能加剧,抢挖排险面临更大的压力。
施工部队并未被大雨所阻,战士们连夜冒雨作业。从28日下午4时至29日上午8时,共开挖土石方1.9万立方米,是自施工以来进度最快的一个时段。武警水电三总队两名战士对记者说,不少战士连雨衣都没穿,几天来,地处荒山野岭的工地根本没法洗澡,淋淋雨还真痛快。
未来几天 可能有较强降雨
面对抢险施工遇雨的突发情况,29日上午,水利部部长陈雷、副部长矫勇立即协调部队和有关方面,研究应急对策。随着午后天气逐渐好转,空军抓紧向抢险工地抢运油料等物资,记者在现场看到,几架大型直升机来回穿梭于唐家山堰塞湖上空。每隔10分钟左右,就有一架直升机运来一罐油料。到晚上7时,已抢运30多吨,基本能满足未来几天的施工需要。
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抢险现场还可能有较强降雨。部队已做好充分准备,1000名士兵随时待命,通过徒步背运方式,向施工现场运送油料等抢险急需物资。另据统计,截至29日16时,抢险现场已经投入施工设备46台,武警部队已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量7.05万立方米,泄流渠上段平均高程745.5米,下段平均高程743米。据施工人员介绍,泄流槽整体开挖量已超过三分之一,还修建了应急避险通道,并沿河岸左右两侧山体修复了两条撤离山路。据新华社
○现场见闻
指挥员眼下最缺烟抽
29日,在唐家山堰塞湖施工现场,武警水电三总队政委程跃进一面把随直升机运来的手摇式小收音机塞到战士手里,一面对记者说:“让大家能听得着广播、能吃得上热饭,就是目前重要的思想工作!”每天,只要天气条件允许,直升机都会把中午和晚上这两顿热乎乎的饭菜运入施工现场。武警水电部队一名少校告诉记者,与两天前相比,饮用水可以放开喝了。
记者看到,在堰塞湖的堰顶上,一面是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面是正在帐篷里休息的官兵。他们告诉记者,尽管机器昼夜不停,但抢险官兵的正常休息是能够得到保证的。在自然形成的官兵生活区里,一位医务人员身穿白色防毒服,正在向官兵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喷洒消毒药水。
在官兵住的帐篷里,记者看到,虽条件简陋,但被子叠放整齐有序,战士的枕边放着小手电、安全帽和雨衣,蚊香和空气清新剂也一应俱全。不过,被公认为帐篷里头最胖的人,已经瘦了一圈。武警水电一总队总队长刘松林说,这里香烟最缺,他们可以不吃饭,却要不停地靠香烟提神,因为对指挥员而言,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据新华社
○技术救灾
遥感:抗震救灾“侦察兵”
本报讯(记者 张峥)在近日的抗震救灾中,疏导堰塞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出现在媒体上的堰塞湖照片清晰可见,但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成的呢?对于交通阻断使人无法进入的的灾区,科学家又是怎么进入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呢?昨日,作为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急召集的遥感专家之一、为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提供灾情遥感图像的科学家,刚从救灾一线回来的西南交通大学遥感中心教授秦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遥感技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秦军说,遥感技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良好地发挥了“侦察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