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到了昆明后我一定好好读书,你别哭,寒假时我就回来看你了。”四川安县茶坪小学四年级的女孩沈开艳在火车车厢里眨着她那美丽的大眼睛这样告诉志愿者许岚。
5月29日下午,500余名四川安县灾区的孩子踏上了开往云南的专列,他们将在昆明开始一段新的校园生活。
成都铁路局客运段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执行好这次任务,成都铁路局专门调来了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的L119次班组,还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可乐、雪碧等各种饮料。
北京 灾区学生坐进课堂
5月27日一早,北京市鲁迅中学的师生迎来两名新同学——家在四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的一对表兄弟杨帆(化名)和周晨(化名)。
接过学校特别准备的崭新的书包和文具,两个孩子都难以相信:几天前还住在临时帐篷,现在已坐在首都北京的教室里安心学习。地震发生后,杨帆和周晨来到北京的亲戚家,通过西城区教委找到了接收他们借读的学校。
鲁迅中学校长严虹说,22日得知有两名来自灾区的孩子将在学校借读,当天下午就为孩子购置了书包,找齐了课本,准备了校服。为了让两个孩子能融入新的集体,也为了避免他们产生心理压力,除了几位老师以外,同学们并不知道新来的同学来自灾区。
目前,北京除西城区外,昌平区也接收了一些灾区学生就读。
天津 灾区学生适应新家
5月30日7时,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绵竹市汉旺中学和绵竹中学的202名初高中学生抵达天津火车站临时客站。这次,天津市接收四川灾区的中学生整建制来到天津中学就读,直至灾区学校重建,具备正常的教学条件。
走进天津中学宿舍楼,床单、被褥、蚊帐、饭盒、水杯簇新。午饭,天津中学聘请的川菜厨师为孩子们备齐家乡口味的饭菜。下午上课前,天津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得知四川的同学们来了,捐出几大包的彩笔。
“我们是一个大集体,兄弟姐妹,携手关爱。”七年级五班的新班主任田宁告诉刚结识的同学,天津中学为四川同学安排本校教师与原校教师“双班主任”,配备了生活教师和心理教师,从生活和心理上提供帮助。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电话卡、就餐卡以及图书证,欢迎同学们参加各种社团。
郑州 让灾区孩子过“六一节”
5月30日,都江堰市塔子坝中学的孙维佳等34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学生,在位于郑州的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六一节”。学校提前为他们祝贺节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代省长郭庚茂等领导也专程来到校园,并送来了节日礼物。
来自灾区的王若兰是一名初二学生,她告诉记者,来到新学校已经4天了,新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那么友好,学习、生活都安排得细致入微。
据校方介绍,学校为灾区来的学生备齐了各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专门聘请了川菜师傅。学校除安排专人负责心理辅导外,还对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相关培训,使师生都学会关爱灾区来的新同学,避免语言不当伤害他们。
据悉,目前,共有461名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转入河南省各地中小学就读,均得到了妥善安排。
武汉 免费接收学生就读
5月20日,武汉大学附中迎来了来自都江堰市的一对表姐弟张庆玮和郭世豪。
地震发生后,两人的父母都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外公带他们来投奔武汉的舅舅。19日,他们向武大附中表示希望能进校读书。
学校当即决定,无条件接收两名灾区学生,马上安排进班学习,费用由学校全额承担。同学们还给两位新同学赠送了象征平安的中国结。
由于他们原来所用教材和武汉这边不完全相同,武大附中安排了老师辅导他们衔接前后的课程,还专门安排了美籍教师为他们补习英语。
据悉,随着四川地震灾区部分中小学生转来武汉就读,武汉市要求各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无条件接收,简化入学手续,减免一切费用,为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就读打开“绿色通道”。目前,武汉市城区已有数十所中小学接收了60多名灾区孩子入学就读。
南宁 一节课都不能耽误
“初三初四蛾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5月26日,李知意和自己的新同桌共用一本课本,大声朗读着,这是这个7岁的四川小姑娘地震后上的第一节语文课。
李知意原本在四川绵阳市实验小学读一年级,地震发生后,李知意的父母与她在南宁生活的姨夫吴海取得联系,决定前来投靠。南宁市江南区石柱岭小学一听是灾区来的孩子,表示马上安排孩子进班学习,入学手续可以过后再补办。
和李知意一样,在南宁市,已有10多个灾区孩子“火速入学”。
龚沃成、龚沃川兄弟俩原本是四川省德阳市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后,父母将兄弟俩送到在南宁生活的外公外婆身边。“上个星期五我们带两个孩子到石柱岭小学,当时是11点钟,学校正在上最后一节课,老师立即将孩子安排进班学习,说是孩子的学习1个小时、1节课都不能耽误。”孪生兄弟的外婆胥洪琼说到这里,感动地流下眼泪。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