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0厘米的个子,体重却只有45公斤。对于一个17岁的羌族少年来说,这样的身材显得还不够强壮。他的名字叫王亮,北川县漩坪乡人,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中2009级10班学生。
地震袭来少年爬出了废墟
王亮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的儿子。
父亲依靠微薄的工资养育了两个儿子。2006年9月,王亮顺利升入了北川中学。北川中学有很好的校风,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相处得很和谐。每当少年和男同学在球场上奔跑的时候,总有女同学站在操场上充当观众和拉拉队员。
5月12日下午2时15分,位于北川中学主教学楼二楼的高二(10)班开始了下午的第一节课。王亮坐在教室后排靠门的座位,静静地听老师讲课。上课开始不久,他感到桌子有些摇晃,没有在意,以为是一般的小地震。这是许许多多震后幸存的北川人共同的感受:由于近两年当地经常发生这种小地震,几乎所有的人在最初的震动中都没有多大的反应。
然而这一次,轻微的晃动后接踵而至的是剧烈的震动,“那种感觉用震撼来形容完全不过分。”羌族少年一边用手在草地上划,一边轻轻地说。
剧烈的震动中,他恍惚听见老师大喊:“同学们快跑!”少年和同桌一起从教室后门冲出去,跑向楼梯。这个时候,教学楼发生了沉陷。
他和同桌一起被埋在走廊的楼板下面,“到处是灰,但我们看得到外面的光亮。”看到了逃生希望的少年和同学一起奋力推开头上的水泥板,几根裸露的钢筋挡住了他们。两个男生用力把钢筋弯曲,然后很快爬出来。爬出废墟后,他才发现身后的5层教学楼变成了3层楼:一楼和二楼被压下来的上半部压得不见了。
“爬出来的时候钢筋把我的后颈划了一条口,直到19号才缝了针。”他低下头用手指着后颈上的纱布。
拼命奔跑到处都是呼救声
爬出废墟的少年开始四处寻找自己的同学。“我们班一共有61个人,女同学人数要多些。”可是他只看到几个男同学,“糟了!很多同学还没有出来。”爬出废墟的几个男生开始在废墟中来回奔跑,大声呼喊同学的名字,他们的呼唤立即引来废墟下面无数的回应。
一个高二(9)班的男生在废墟下大声呼救。他埋得不深,没被重物压住。听到同学的呼救后,王亮和另外几个同学很快就将他从废墟下拖了出来。
接着,他发现了同班的女同学刘芳园。刘芳园被几块巨大的水泥块压住了胸部,和她一起被压在下面的还有同班的任丹丹和魏敏两个女同学。“她(刘芳园)被压得太紧了,我没有办法,只好大声喊跑来救援的大人。”校园里此起彼伏的呼救声淹没了他的呼叫,他只好对刘芳园说:“你挺住,我去找人来。”
刘芳园没有等到救援人员的到来就停止了呼吸。他想救任丹丹出来,“她被埋得太深,我没有办法救她出来。”等到救援大军赶到时,废墟下的任丹丹也没有了气息。
废墟下到处都是哭喊声和呼救声,他和幸存的同学就对发出声音的缝隙呼喊下面的同学名字,陪他们说话,要求大家等待救援。然后,他们又把探明的废墟下面的情况告诉前来救援的人们。
羌族少年在废墟上不断地奔跑和爬上爬下,右腿也不知什么时候被砸伤,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
钻进废墟帮助救出女同学
奔跑中,少年听见废墟一个洞穴下面传出同学龚悦的声音:“王亮来救我!”他赶紧跑过来,透过缝隙,看见里面有3个女生:“龚悦,你们怎么样了?”“我受伤了,快找人来救我们!”“我们发现下面有龚悦、徐羽和史林艳3个女同学,垮下来的砖块、钢筋和水泥板困住了她们,龚悦的腿被砸伤了。缝隙很小,我们又搬不开上面的东西,只好鼓励她们要挺住,等待救援。”少年脸上的神情显得很深沉,那天下午地震后的一幕依然时时浮现在他眼前。
通过平常从电视和书本上得来的常识,他知道被困在废墟里的人、尤其是受了伤的人必须打起精神。一旦昏睡过去就很难醒来。为了避免龚悦等昏睡,他就一直蹲在缝隙面前,和埋在下面的同学不断说话,等着人们来救援。
疼痛和绝望让龚悦灰心,她说:给我一把刀,让我杀了自己……一直在耐心劝慰的他火了:“你拿刀杀我吧!好好活着,马上就有人来救你了!”
地震两个小时后,涌进北川中学抢救学生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有心急如焚自发赶来的学生家长,也有地震后及时组织起来的北川县政府人员和公安、武警。
人们剪断横七竖八的钢筋,用铁锹等工具费力地在废墟上挖开了一个小洞。这个洞口实在太小了,大人们无论如何想尽办法,谁也钻不进去。他站到人们面前:“我去!”就在人们犹豫着,该不该让这个才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少年又钻进废墟下面去的时候,他已经趴下身子向洞口里爬去。他的后颈上,一条淌着血的伤口很明显。“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重的东西压着。”他先刨开了徐羽身上的砖块和水泥板,向洞外示意。然后,他费劲地把徐羽送出了废墟。但是,他没有办法挪开压在龚悦和史林艳身上的重物。徒手、力薄和疲倦使他陷入了绝望。他只好先爬出来,把里面的情况报告外边等候的人们。
再进废墟留在洞穴陪同学
随后,他就一直守候在这个洞口前,等待自己的同学被救出来。人们继续努力,尽可能地把洞穴上方的重物搬开。夜幕降临后,他再次钻进洞穴。
由于上方的压力减轻,史林艳身上的重物终于被他挪开了。晚上9时,史林艳被救出废墟!洞穴里剩下左腿被死死压住的龚悦一个人。他留下来了,留在洞穴里陪着自己的同学。
他不停地和她说话。少年细心地发现女同学的头下是很硬的水泥块。他脱下了自己的衣服,垫在同学的头下,尽量让她躺得更舒服。
随着救援的人越来越多,幸存的老师开始要求逃出废墟的学生到安全地点集合,清点人数。他只好恋恋不舍地和龚悦告别:“记住,一定要挺住!你会被救出来的。”
13日清晨,及时赶到的救援大军将龚悦救出。早上8时,北川中学幸存学生被集体转移到绵阳城区。离开校园时,他望着堆成小山的废墟,心里暗暗祈祷还没有爬出来的同学们得救。
“我们班61个同学,现在只有50个了。”他抬头望着天上飘过的白云,长长地吁了口气,“班主任老师也没了。”
接受采访我不算救人英雄
5月19日,劫后余生的北川中学在长虹培训中心复课。5月25日,记者前往北川中学的临时校园——长虹培训中心寻找这个负伤后徒手救同学的羌族少年。
学校大门口围满了前来寻找孩子的家长。大喇叭不停地通知学生到门口来和家长见面,门外的家长伸长脖子望着向校门跑来的学生。不断有听到亲人消息后泪流满面奔跑出来的学生,和震后幸存的父母紧紧拥抱。“我那天的行为不算救人。”坐在草坪上,他首先表示自己不是以前有些媒体宣传的那种救人英雄。“当时所有没有被埋住的同学和老师都在救人,那几个同学也不是我救的。是我们配合大人救出来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实在地说。“当时那种情况啊,嗨,只想把埋在下面的同学全都救出来。”
本报特派记者陈章采杨元禄庞山岚
余勇罗暄梁波
采访手记
少年英雄:我不能抛弃同学
陈章采
采访后的几天里,记者反复通过短信和王亮对一些事实进行核实。王亮对记者如此在意某些细节感到不可理解,发来短信询问:“你要做啥子呢?”
记者回复他说,准备把他地震后不顾自己负伤抢救同学的事迹进行报道。这个羌族少年慌了神:“我整个下午就仅仅是陪他们说说话而已,我不能抛弃他们。真的不能算什么!每个逃出来的同学都在这样做,还有老师也在拼命地抢救学生。”
王亮说他不是救人英雄,就算是英雄,也不是唯一的或最出色的英雄。在巨大的震动结束后的第一分钟,北川中学的废墟上就有无数的身影在奔跑:有满头是血的老师,有一瘸一拐的学生,还有以最快速度赶来的家长和其他人。他们声嘶力竭地呼唤着废墟下面的生命,徒手刨着压在上面的瓦砾。所有的人都声音嘶哑,所有的人都双手淌血。
地震后所有北川中学幸存的师生都是救人的英雄。是那种不需要刻意雕琢,只要把他们平静地讲述出来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就可以感天动地的英雄——这是真的!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