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唐家山堰塞湖坝顶的“观天兵”(图)

  小分队通信联络员刘汝光脸上被晒得褪了皮,全身伤痕累累(刘应华摄)

  6月1日17时52分,前夜仍机器轰鸣、人头攒动的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格外宁静。在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620余名官兵当日12时前全部撤离后,奉命在此担任气象资料上报任务的成都军区空军气象观测小分队的5名官兵,告别留下进行水文监测的12名武警水电官兵,最后一批登上返回绵阳的直升机。

  “从24日4时10分起,我们已经在坝顶坚持了整整7天,及时准确发送气象资料200余份,准确率达100%,为300余架空运飞机和专机的安全飞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小分队队长、成空某通信总站助理工程师黄卫告诉记者。

  而此时,小分队的气象观测员、一级士官冯敏和喻元春、通信联络员、二级士官倪景峰和刘汝光,紧盯着这几天官兵们争分夺秒完成的应急疏导工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4日,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告急!存水距堰顶最低处只有29米的距离!如遇连续雷雨天气,堰塞湖可能被动溃坝,严重威胁灾区70余万群众及抗震救援部队和抢险人员的安全。

  尽快在抢险指挥部与大坝之间架通“空中通道”,十万火急!当日16时,担负为直飞堰塞湖的飞机提供准确气象资料任务的成空气象观测小分队向唐家山堰塞湖进发。因无地面通信和气象保障,飞机无法进入,官兵们只能在北川县任家坪镇集结后徒步行进。

  这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为赶在天亮前上报第一批气象资料,小分队的5名官兵顾不上吃饭,冒雨连夜背着60余斤重的装备踏上了人迹罕至的崎岖山路。因刚刚遭遇了强震和泥石流的袭击,江河断流,山峦移位,道路被严重破坏,而路的两边就是二、三十米深的悬崖,频繁发生的余震又使山石不断滑落,官兵们不顾危险,艰难行进,身上被划伤了,因超极限赶路腿抽筋了,都顾不上管。4时10分,急行军11小时赶到唐家山堰塞湖坝上后,他们立即架设起装备,通过激光测云仪对能见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指标进行观测分析。5时30分,天刚蒙蒙亮,便通过卫星电话将第一批实时气象数据发送到上级指挥所。不到一小时,运送技术人员和救灾物资的直升机便降落在坝上。

  “看着飞机降落,我们觉得首批任务完成了,但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气象观测员喻元春说。坝上群山环绕,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多端,为获取更准确的气象数据,每次观测时,他们都要在坝上选两个以上观测点。从24日起,每天从清晨4时30分开始,每半个小时上报一次气象资料,直到晚上8点钟结束,在抢险指挥部与坝之间架通了一条“空中通道”,使技术人员、物资、燃料、大型机械都以最快速度集中到坝上。

  堰塞湖四周危机四伏。频繁的余震使对面那座山还在滑坡,每天都在往下滚石头。每一次降雨,都增添着溃坝的危险。坝上空运进来的物资有限,他们每天每人只有一瓶、7天没有吃过蔬菜、没有洗过脸,但5名官兵咬牙坚持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多报一次气象资料,多飞一个架次,堰塞湖就可以早一分钟疏通,下游的人民群众就少一分危险。”

  6月1日12时,在坝上担负抢险任务的部队官兵全部撤离后,5人小分队仍然坚守岗位,顶着烈日,继续为上级指挥所提供连续准确的气象资料,最后一批才撤离。

  在绵阳机场担负飞行指挥的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马晓东告诉记者:“因坝上通信不畅,飞行与否全靠现场发送的气象资料。小分队的气象资料观察准确,传递及时,对飞行员定下飞行决心,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果没有他们,飞行的批次不会有这么多,工程的进展速度不会有这么快!”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