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区域金融运行良好
实习生王丽娟北京报道 6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7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该报告分析了国内各地区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运行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内的消费、投资、净出口等多方面的运行情况。
该报告指出,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财产性收入增长加快;同时,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地区差距有所缩小。
在金融业方面,各地区储蓄存款平稳增长,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企业存款增长快于个人储蓄存款。各地区贷款增长势头逐步减缓,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直接融资渠道有限,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各地区人民币贷款利率总体走高,金融机构定价机制逐步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良好,总体支付能力正常。各类金融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证券保险业发展加快。各地区直接融资大幅增长,融资结构持续改善。
在经济运行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区域协调性有所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各地区贸易顺差增长仍较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和占比继续提高。海外投资平稳发展,“走出去”战略有序实施。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良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通过对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调查,央行报告指出,要采取综合措施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一是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加粮油肉蛋菜的供应,平抑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稳定低收入者的信心;三是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全面客观看待和分析价格上涨形势,树立公众对宏观调控的信心;四是充分发挥多种政策的配合作用。
该报告还对区域经济和金融业运行进行了展望。指出2008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举办奥运会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受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外部需求减弱和国内冰雪、地震灾害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密切关注价格态势。同时,区域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难以在短期内缓解。
报告最后强调,2008年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控制物价上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