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一名军校生讲述在北川救援的20个日日夜夜(图)

战士们轮流背着这位老人走了七个小时山路才将她送到医疗救援点

大桥垮塌,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垫路,转运伤员

5月13日我们救出的两名小女孩在帐篷前读书,她们满身伤

  一名兰州籍军校生讲述在北川救援的20个日日夜夜

  生命的坚强 震撼我心

  张润怡,1988年出生于兰州市城关区,2006年从兰州一中高中毕业,同年考入武警成都指挥学院深造。父母均为驻兰武警部队现役军官。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张润怡随600名战友进入北川县城参与救援,这是首批进驻北川中学重灾现场的救援队伍。

  在救援的20天里,他们先后转战北川中学、北川老城区、北川县委、北川幼儿园等重灾区从废墟中救出430多人,转移22万名群众。

  6月3日,张润怡刚接到命令从北川前往绵竹执行任务。从5月28日以来,他一直是抽空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一切他能使用的方式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北川20天来所经历的一切。

  北川中学

  废墟上的母亲令人心碎

  5月13日凌晨1时出发前,学校领导要求大家要有思想准备,但越接近北川县城,我们的心情越沉重。在快进入北川县城时,道路已完全损坏,公路不是中断就是被几十吨、上百吨重的大石头堵死,最后的几公里路我们几乎是爬到北川中学的。

  13日早晨6时45分,我们到达北川中学,原来5层高的教学楼已完全坍塌,地面上只能看到两层楼高的废墟,千余名学生被压在下面。到处都能听到哭喊声、求救声,那种惨烈景象,无法用语言形容。许多幸存下来的学生家长赶到学校来救自己的孩子,他们几乎都没有工具,就那样哭喊着用双手刨,那个场景让人心都碎了。由于道路中断,当时没有大型起吊设备,我们的工具就是每人一根撬杠,一把军镐。几十个人在废墟的最上端用撬杠将楼板一点点挪开,再派人从缝隙中进入,用双手清理碎石,寻找幸存者与遇难者。

  一位40多岁的母亲12日下午赶到学校后,在废墟上一直边哭边刨,她的女儿被埋在了2楼,她说她听到了女儿的呼救声。我们到现场时,她的双手鲜血淋漓,十个指头的指甲都磨完了,但她好像没有知觉,就在那儿用双手拼命地刨。因为残酷的现实是,在没有大型以及专业设备前,只有将上面的3层废墟清理完,才能救她的女儿,仅凭双手根本无济于事。我们曾几次含泪劝这位母亲保重身体,但她依然发了疯似的在废墟上刨。13日晚上8时许,这位让大家心碎又敬佩的母亲不眠不休近30个小时后,昏倒在了废墟上,队员们迅速将她送到了学校门外的医疗救援点,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眼睛已经哭瞎了,双手几近残疾。

  这位伟大的母亲,你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惭愧,原谅我们最终没有救出你的女儿。

  第一句话

  “叔叔快救救我的同学”

  5月13日,我们的情绪一直处于剧烈变化中。虽然只有撬杠和军镐,但大家都在废墟上拼命,手套磨破了就徒手刨,冒着生命危险在楼板下寻找生还者,但许多人被发现时已经遇难,在一连挖出三十多名遇难者后,大家的心情都异常沉重。

  我们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当时她被压在了4楼,一条腿被石头砸断,但神志还清醒。她不断呼救,是她的母亲最先发现了女儿。我们十几个战友立即上前用撬杠小心翼翼地挪开5楼的楼板,一名战友从4楼裂开的缝隙中爬了进去,当时她的母亲全身颤抖,一直不停地说:“小心啊,一定要小心啊!”

  半个多小时后,小姑娘被成功救出,她是高一三班的班长,当时身上还穿着仪仗队的服装,但头部受伤,一条腿也被砸断。被救出时,她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解放军叔叔,快救救我的同学,下面还有好多人。”

  那位小姑娘的母亲喜极而泣,她顾不上查看女儿的伤情,拉着我们的手哭着说:“你们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我替女儿谢谢你们。”看着这位母亲高兴的神情,此前大家的郁闷心情一扫而光。

  听着《暗号》

  “大眼睛”在我怀里离去

  我们多么希望废墟下面的人都活着,但随着刨出的遇难者越来越多,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由于一直下雨,又没有路,连从废墟上将伤者抬下去都变得非常困难,许多孩子刚救出来时还活着,但抬下废墟时却没有了呼吸。

  13日晚上7时许,我们又救出了一名15岁的小女孩,她性格很开朗,有一双清澈、漂亮的大眼睛。也许是被埋在废墟下太长时间,她不停地和我们说话。医疗点的医生认为她伤势严重,必须送往绵阳的大医院救治。救护车能到的地方离临时医疗点还有好几公里,我们10个人又用担架抬着她去找救护车,到地方后我们才发现,那里的重伤员已经排成了长队,而救护车却数量有限,一次只能运送几名伤员。

  我抱着小女孩一边等候一边和她说话,劝她不要睡。就这样等了一个多小时,小女孩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弱。忽然间她说:“大哥哥,我想听首歌。”我急忙掏出手机,给她放了一首周杰伦的《暗号》,但一曲未完,怀中的小女孩已经没有了呼吸。

  当天晚上在客车上坐了一宿,虽然累了一天,但一直无法合眼,脑海中一直闪现的是那双大眼睛。小妹妹,我心里好痛。

  转运伤员

  我和战友用身体垫路

  5月13日下午,已有许多增援部队赶来,从14日凌晨5时到晚上7时,我们100多人被安排到北川县城外转运伤员。由于北川通往外界的唯一一座桥在地震中坍塌,重伤员要先送到对岸,再由救护车送出去。河堤高达3米,坡度达70度,人根本无法抬着担架将伤员平稳送到对岸。队员们只有挨个趴在坡上,用自己的身体垫路,尽量降低坡度,让抬担架的队员踩着他们的身体将伤者先下坡送下河堤,再上坡送上对岸。当天所有队员的两个膝盖、肩膀都被磨破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当天下午转运伤员时,一名男子在下河堤时还活着,但送到对岸却已停止了呼吸。抬担架的几名队员失声痛哭:“这么长时间都熬过来了,为什么要放弃呢?”

  晚上换班回去,我又饿又渴又累,虽然全班12个人一天都只吃了一包方便面,一听午餐肉,喝了两瓶矿泉水,但比起那些痛失亲人的人们,我们的饥饿又算得了什么。晚上经过安置点时,看到昨天被我们救出的两个小女孩虽然满身伤痕,其中一个人还截掉了一条腿,却抱着书本在帐篷外读书,看得人直掉眼泪。只要人在,就有希望在。

  伟大爱情

  在北川废墟里血泪阐释

  5月15日,我们奉命进入北川县老城区救援,整个北川县城宛如一座废墟堆砌的大山,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已倒塌,北川县委5层高的办公楼整体坍塌,3层陷入地下,地面上只露出人字形的仿古建筑屋顶,废墟下面不停传来呼救声和敲击声。我们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清理碎石,十几个人围着一块楼板用锤子将其敲碎,然后弄断里面的钢筋将楼板分割后,再清理障碍,救出生还者,当天我们队救出了十几个人。

  上午11时,突然发生了一次强余震,石块飞落,当时我站在废墟的最上面,差点被废墟掩埋。

  在救援现场,一名男子让我落泪,他的妻子是县委2楼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大地震发生时,他正在西藏出差,得到消息后他立即赶回了北川。由于县委档案室的文件柜顶住了坍塌的屋顶,当时还能听到他妻子的求救声。但从陷入地下的2楼将她救出来,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两天两夜,他一直不吃不喝,在废墟中一边给妻子喊话让其坚持,一边不停地往下挖,周围的人想替换他,让他休息一下,但谁让他休息他就跟谁急,简直跟疯了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妻子的声音越来越弱,渐渐没有了声息,这个坚强的汉子突然在废墟上嚎啕大哭。

  5月15日下午,在北川县委办公楼的废墟上寻找生还者时,废墟上有几百人在刨、挖,到处一片嘈杂声。突然有战友大喊“静一静,这下面好像有呼救声!”他的话音刚落,所有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现场鸦雀无声。很快,许多人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大家迅速上前刨的刨,挖的挖,1个多小时后,这名幸存者被成功救出,当时他的生命体征还很平稳,现场的几百名救援人员无不欢呼雀跃。

  无法承受

  眼前的生命转瞬即逝

  5月16日上午,在北川茶场居民楼救援时,有一名男子被困在了5层楼高的废墟下面,通过喊话得知,他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幸运的是他没有受一点伤,但我们没有大型设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清理这山一样的废墟。我们花费3个多小时打了一个小洞,然后将PVC软管塞下去,给他喂了糖水、牛奶。随后在原地做了标记,以便大型设备到来时能迅速找到位置,除此之外,我们再没有任何办法。

  下午在北川幼儿园的救援,差点让我精神崩溃。先是在废墟中找到一名6岁的小男孩,当时他还活着,但双腿被楼板死死压住了,当我们抬起楼板抱起他时,小男孩的腿部突然鲜血喷射,战友抱着他拼命往医疗点跑,但最后还是死在了战友怀中。

  随后,我和战友们又花费了几个小时从废墟中救出了一名5岁的小女孩,当时她还活着,在将她抬上担架送往医疗点的时候,她一直抓着战友的手,我一直跟她说话,希望她不要睡,但还没等到医疗点,小女孩却没有了呼吸。一次次面对鲜活的生命在自己手中转瞬消逝,我无法承受。

  前几天一直坐在客车上睡觉,这一天终于有帐篷了,可以舒展身体睡觉了,但我却根本睡不踏实。

  大灾面前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震天撼地

  从5月18日至6月1日,我们一直负责北川县城的卫生防疫和遇难者遗体的安置工作,家人通过电话询问我是不是很辛苦?我告诉他们,其实我们不是最辛苦的,为使通信以及救灾物资运送畅通,我们大队另一个队的50名战友,从5月14日进入北川县最偏僻的漩平乡和余里乡,建立信号站并修建直升机停机坪,直到5月27日才返回北川县城。他们徒步急行军18个小时,跑了200多公里山路,翻越14个山头,由于道路中断,许多地方他们都是拿着攀岩工具爬过去的。50个人在当地驻扎了13天,13天只吃了一袋大米,在野地里露宿13天,所有人身上全是蚊子叮的包,最多的一名战友身上有124个包。但这一切,与北川县城的受灾群众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润怡所在的武警成都指挥学院驻北川抗震救灾部队600余人在此次北川县的救灾中,从废墟下共救出幸存者430多人,转移22万多名群众,抢救出现金600多万元,转移价值1亿多元人民币的资产,修建救灾绿色通道2.5公里。

  记者电话采访张润怡的过程时断时续,好几次在电话中他哽咽无语。

  张润怡告诉记者,这段经历,让作为80后的他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坚强以及生命的珍贵,更让他重新理解并认识了华夏民族在灾难面前爆发出的震撼天地的凝聚力。

  本报记者 邢剑扬

  采访手记

  联系采访张润怡非常顺利,但采访过程却异常艰难,他白天很忙,从5月28日第一次采访起,我们基本上都在晚上交流。在电话那头,我问他到灾区第一天最让他感动的事是什么?他足足沉默了1分钟,然后挂断了电话,挂断电话前,我听到了他的哽咽声。半个小时后,张润怡回电致歉,说他实在不忍回想这些事,他一边哭,一边讲述他在灾区经历的一切。

  作为从事社会新闻采访的记者,对车祸、矿难、火灾等各种灾难已司空见惯。但每天晚上张润怡在电话那头的讲述,却让我一直泪流满面,采访的过程经常因双方情绪的变化不得不暂时中断,而采访结束后我经常彻夜难眠。

  北川救援,让张润怡刻骨铭心;对张润怡的采访,我注定终身难忘。

  本报记者 邢剑扬

(责任编辑:廖恒)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