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温州3000多笔救灾善款不留姓名

  新华网杭州6月4日电(记者张和平)6月3日这天,温州市慈善总会又收到了一笔1000元的无名爱心款,捐赠者是一位不留名的年轻男子。此前几天,一位不留任何信息的“爱心人”,通过银行向温州市慈善总会汇入现金20万元救灾“爱心款”。


  据市慈善总会统计,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5月13日至5月31日,约五分之一的捐赠者行善不留名,市慈善总会本级共接收到抗震救灾款6021笔,其中不留名1344笔,总计512万多元。加上慈善总会募捐箱捐款和温州市红十字会、温州市接受救灾办公室收到的捐款,全市不留名捐款3000多笔,总额为900多万元。

  截止5月31日,温州市慈善总会本级共接收到抗震救灾款6021笔,已到账5000多万元。这些不愿留名的爱心人捐赠落款留下的名字五花八门,诸如“爱心人士”“叶先生”“万女士”“学生”“无名老人”“小朋友”“谢谢”“温暖”“同志”,有的用“山羊”“姑姑”“现金”“永乐泰平”等化名、代号,有的甚至一字不留,使人“查无实据”。

  除此之外,市慈善总会在市区设立的10多个固定和流动的募捐箱募集的200多万元捐赠款更是无名无姓。温州市红十字会截至5月20日共收到捐款863笔,其中不留名的捐款有276笔,占了三分之一多。

  温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孙成堪认为,不留名会让受助对象消除不必要的压力,也更容易激发受助者对社会的感恩之心。温州人传承的“永嘉学派”主张仁义必须通过功利表现出来,要用功利的观点来统一仁义。而新时期的温州人随着财富的增多,已更多地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功利”转向“公利”,这也可以看成是“温州模式”一种与日俱增的进步。

  据了解,截至6月3日12时,温州市累计接收社会各界救灾捐赠款物超4.4亿元。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