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根据中宣部的部署,文化部紧急组织的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于5月25日到达四川地震灾区,开始为期两周的体验生活、创作采风行动。小分队由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同志带队,成员由国家文艺院团的知名艺术家组成。
他们有作曲家关峡、刘锡津、谢振强,词作家刘麟、宋小明,编剧冯俐、王勇,导演张凯华、何利山、佟睿睿,以及文化部联络员姚达。他们受命后,旋即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迅速奔赴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温江区等受灾特别严重的地区,深入生活,提炼素材,力图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歌颂灾难面前中华儿女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优秀事迹,展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鼓舞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坚定信心。
一、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 抵达四川后,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即出发赶往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受灾最重的乡镇。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是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第一个到达的地方。在地震中,学校教学楼几乎完全坍塌,四层楼高的建筑只剩下两三米高的废墟,预制板、书包、鞋、课本……满目狼藉。仍在悲痛中的家长们在现场布满了白色的花圈和香烛,纪念271名遇难学生。在向峨乡,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毁坏,整个乡里没有一座完好的房屋,特别是乡里的中学倒塌后,300多名学生不幸遇难,乡里13——16岁的一代人几乎完全缺失。在都江堰市,全城85%的建筑成了危楼,60万城市人口有的投奔亲友,有的远走他乡,有的住进了帐篷,城市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在此次地震中,除了学校、医院受灾严重,文物古迹和文化单位也损失巨大。在小鱼洞镇,一条有着千年历史,正在申报古文化遗产的古镇房屋全部被毁,往日繁华热闹的古镇完全成了一座废墟。蜚声海内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王庙在地震中也未能幸免,主体建筑在山体滑坡中被掩埋破坏,损失无法估计。彭州市著名风景区银厂沟山体塌方、白鹿镇天主教建筑遗址领报修院被震塌……天府之国引以为豪的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经历这场大自然的浩劫后不复存在。此情此景,每一个艺术家都痛心疾首,深感震撼。
二、到群众安置点与村民座谈 地震是无情的,它夺走了无数人的家园和生命,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但在灾区,灾民们表现出来的乐观积极、自强自立的抗争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名队员。在都江堰市幸福村灾民安置点,一千多名灾民在灾后第三天就住进了政府分配的帐篷里,虽然没有通电,用水、饮食也相对困难,但他们依然精神状态良好,积极乐观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坚信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在聚源镇小学的临时帐篷里,已经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灾难面前,许多村、镇领导在震后抢救、组织、协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巨大力量。彭州市通济镇村支书杨廷宽发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精神,放弃自家矿山企业恢复生产的机会,优先将挖掘机和人力调往村里帮助村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双眼近乎失明,带着村民艰苦奋斗40年的龙门镇宝山村原村支书贾正方在灾后第一时间带领村民制定生产自救的新规划,为受灾村民新建安居房。他慷慨地说道,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在地震中毁于一旦,但我们有信心,誓要在5年内重建新宝山。在地震中,数万解放军官兵的功绩不可磨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承担了大量的救援工作,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他们重新唤醒。他们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为了感谢他们,许多朴实的灾民硬是将腊肉、鸡蛋塞给可爱的人民解放军。在与灾民的接触中,一段段难忘的经历感动着每一名队员,采访最具典型性的代表,成了队员们每到一处体验生活的重要任务。
三、力争创作出感动心灵的文艺作品 (一)强烈的心灵震撼。当大地山崩地裂时,一个个生命消逝,而人性的光辉普照大地,艺术家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几天来,在学校的废墟前,在灾民倒塌的家园前,在孩子们居住地帐篷里,艺术家们的心情无比沉重。艺术根植于生活,艺术家从来与人民大众血肉相连。人心常激动,热泪总常流。艺术家将深深牢记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使命,把滚烫的心和无私的爱奉献给抗灾一线、奉献给灾区人民。
(二)深切的人生感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勇敢坚强、不畏艰难的灾区人民,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灾害的伟大实践,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不竭源泉。面对灾难,崇高的老师、最基层的干部群众、可爱的人民子弟兵表现出来的坚强与伟大,不断激发着艺术家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艺术使命感。
(三)充满希望的大地。在灾区,倒塌的房屋边已经建立了一排排整齐的帐篷,撕裂的土地上朴实的农民已经开始新一轮辛勤的劳作,孩子们如饥似渴的眼睛再次随着老师的教导而闪烁,灾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认可,让我们深知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里将会有美好的未来。艺术家将捕捉动人的瞬间,挖掘独特的题材,大家将用笔记录英雄的壮举;用歌祈福祖国的安宁;用心感谢人民的恩泽,力争创作出一批反映抗震救灾典型事迹的精品力作,为民族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文化部抗震救灾体验生活小分队艺术创作座谈会在地震灾区召开 赴地震灾区体验生活、创作采风是一次艰苦的旅程,但一路上灾区房屋倒塌后一片废墟的惨状,解放军官兵奋不顾身抢救生命的壮举,灾民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景象,都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5月29日,艺术家们在地震灾区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艺术创作座谈会,共同回顾在灾区生活的所见所闻,交流采风创作的心得体会,畅谈心灵受到的强烈震撼。
词作家刘麟首先发言,作为小分队中年龄最大的同志,他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他感叹:艺术来源于生活,不亲临灾区一线是无法获得最真切的感受的。人的一生不经历苦难的洗礼,他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升华。几天来在倒塌的学校、医院、村舍,心里总是布满阴霾,直到到达彭州市看到在地震中依然屹立的花溪中学校舍,第一次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时,心里的云雾才被拨开。几天来,从震撼、悲痛到感动,全社会的关爱像暖流一样都汇聚到灾区,心里十分受感动的。刘麟表示希望和关峡、宋小明合作创作一部既有力度、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交响乐作品,反映这次地震灾难,展现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感。
作曲家关峡感慨地说道: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地震现场,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巨大的力量实施救援,现在又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这样的壮举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灾难中,我们在物质上的确受到了很大损失,但民族凝聚力却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发。关峡表示要创作一部能够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来展现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感。
作曲家刘锡津在赴四川灾区之前,同事和朋友们给予了他很多祝福和关心,因此在灾区一线他感觉身上的担子很沉重,怀揣着一份特殊的使命。回顾在灾区的生活,他说道:人心常激动,热泪总欲流。每时每刻,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让我有流泪的感觉。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常规思维,准备离婚的夫妇,在地震后准备复婚;打官司的仇人,因为灾难和好如初……中国人的心被净化了,中国人在世界面前有了新的亮相。中国的声音在世界面前变得很响亮。作为国家院团的艺术家,他表示要从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真实,在经过充分酝酿后,创作出一些在人、情、艺术上都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作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
编剧冯俐说道:很荣幸参加体验生活小分队,对于创作人员来讲,再翔实的新闻资讯也代替不了身临实地体验。这几天收获非常大,不仅亲眼目睹了灾难,耳闻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认识了很多普通又伟大的中国人,更引发了很多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抗震救灾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中国人民以同一种真挚给予长期的关注。目前,冯俐正在创作一批诗歌作品,她希望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中国人民一直具备的,但也许曾被喧嚣的现实生活遮盖了的坚韧意志、博大胸怀,表现以崭新的姿态出现的令人欣慰的中国公民意识。
词作家宋小明谈到在一次座谈会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宣传部长陈刚说过的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大自然对我们太不公平,生我养我的土地,却带给我如此巨大的灾难与悲痛。”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灾难面前民族的自觉性,民族在一次次磨难中逐渐觉醒的转变,如何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这种宏伟的思考,值得艺术家深思。
一路上在灾区的所见所闻,编导何立山感触颇深,心情也呈现出几种变化:看到欣欣向荣、日益富裕的城镇变成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他感到心碎与心灭。在地震中,老师和学生的爱,孩子和妈妈的爱,人间和地狱的对话,汶川、中国、世界,因为有爱,所以感动,他感到心颤和心生。在怒吼后,看到的是民族的自强、自健、自信。他希望创作一部舞蹈作品《心的震撼》来表现这种感受。
编导佟睿睿来灾区前,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但现实却给她带来更大的震撼。在受灾严重的向峨乡,13-16岁一代人都失去了,当亲人讲述自己孩子逝去时的那种冷静,让人们体会到他们是用平静来掩饰伤痛。在小鱼洞镇残留的教学楼,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佟睿睿抑制不住激动,留下了眼泪。她希望灾难中活着的人寻找到力量,继续活得充实。同时她也在构思一个舞蹈作品来表现天地之间,亡灵与人的一种对话,展示一种激发,一种安慰,一份力量。用以纪念灾难中逝去的生命。
编剧王勇、作曲家谢振强准备合作创作一首京剧歌曲《最美中国人》。谢振强也酝酿创作一首戏曲器乐曲。另外,刘麟、宋小明、关峡、刘锡津等同志还将创作一些歌曲。
目前,艺术家们正在提炼素材,张开想象的翅膀,争取尽快创作出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冲击力,反映抗震救灾精神和社会各界爱心的文艺作品。同时也在蓄积力量,准备创作一批透过灾难,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