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
煤价长期坚挺趋势未改
本报记者 熊永红
面对“市场煤”和“计划电”的博弈,宏观调控之手似乎选择了向前者“出招”,产煤大省山东、陕西近期均采取措施干预电煤价格。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价格干预可能只是临时的、局部的,长期来看煤价仍将由市场决定,依然会在高位运行;不过,短期来看,期待中的第三次煤电联动将进一步推迟。
|
全国性限价可能性不大
此次产煤大省山东、陕西采取措施干预电煤价格,宏观调控之手似乎选择了适当调控煤价的手段。但目前为止,其他产煤大省山西、内蒙古、河南等仍未出台类似限价措施。中原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潘杭钧认为,目前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高,此外还存在国内、外煤炭价格的差别,国家对电煤进行整体性限价的空间并不大。
目前火电仍然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电源,发电占比达80%左右,电煤价格仍将很大程度地左右电力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据潘杭钧测算,电价、煤价对电力企业的利润敏感性大致为2:1,适当调控电煤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国都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也认为,全国性限价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价格管制只能在短期内对通胀起到抑制作用,长期作用并不明显。
煤电联动难有时间表
潘杭钧认为,既然调控煤价的干预方案已经启动,煤电联动将更加没有时间表。
他指出,从2007年开始,我国电煤价格一路上扬,继2005年、2006年两次煤电联动之后,是否会出现第三次煤电联动一直是投资者和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根据煤电联动方案测算,电煤价格涨幅早已超过煤电联动的标准。但据测算,1%的电力价格上涨将引起物价水平0.089%的上涨。在CPI增幅保持高位的情况下,煤电联动将遥遥无期。
价格市场化是趋势
银河证券田书华认为,煤炭价格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才刚刚开始,煤炭的市场化改革应该进一步深入,不可能、也不应该走回头路,再回到计划时代。
占煤炭消费50%左右的电煤长期处于“计划煤”与“市场煤”的双重价格体系之下。2007年,国家彻底取消延续了50多年的由政府组织产运需企业召开订货会的作法,确定了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的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求关系成为煤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电煤合同价格依然较低,未来与市场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
田书华表示,煤炭价格的走高有其合理的背景和原因。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了近70%的比例,我国重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决定了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高度依赖,我国才刚刚进入重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还会继续旺盛。而资源的制约、环保与安全生产的约束、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运力的相对不足,均制约着煤炭供给的快速增加。另外,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及全球能源消费重心转移的背景下,国际煤炭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目前国际市场煤炭价格远远高于国内煤炭价格。
他认为,目前的煤炭价格并没有把对环境、社会和居民健康等方面的成本计算在内,长此以往,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提倡节能环保、发展可再生能源等都是很不利的。节约利用能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济方法——适度提高能源价格。从能源短缺和节能减排角度分析,廉价能源时代肯定不会再来,煤炭价格依然会在高位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