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确保抗震救灾物资水路运输通道畅通 --交通运输部水运司抗震保通工作纪实 新华网消息 发生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的华夏儿女,也牵动着水运司全体同志的心。地震发生后3个半小时,水路交通应急指挥中心正式成立,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也随即启动并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有关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及时排查、检查航电枢纽受损情况,保障信息畅通,及时报告重要灾情。
水运司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大家发扬年初抗击冰雪灾害的工作精神,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去,确保抗震救灾物资水路运输通道安全、畅通。
快速反应,争分夺秒,动态跟踪,形成机制 地震发生后,司长、党支部书记宋德星立即召集支委扩大会,根据部抗震抢通、保通工作的部署要求,提出:一是迅速摸清、掌握灾区港航设施的受损情况。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抗震救灾物资运输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相关交通主管部门和港航企业全力做好抗震救灾物资运输工作。二是迅速收拢队伍,密切关注灾情,随时准备出击。副司长肖大选同志主动取消了原定赴日本的第二中日韩海上运输及物流会商行程,在外出差的同志均提前回京,全力组织协调司内抗震救灾工作。三是迅速做好思想发动,及时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统一思想;了解家在地震灾区干部职工家中受灾情况,做好慰问工作。水运司内河处行动快速,及时与四川、重庆、甘肃、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市港航管理部门联系,详细了解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在建内河水运工程情况以及船闸运行情况,把反馈的信息第一时间上报部领导,并及时向办公厅、司领导汇报。12日晚上,夜深人静,内河处解曼莹处长仍在焦急地用手机发着短信:"嘉陵江上的枢纽运行是否正常?"、"水富港1000吨级泊位建设工程有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第一时间了解灾情,第一时间汇总材料,第一时间给部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解曼莹处长联系了几乎整整一个夜晚。"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13日一早,内河处全员到齐,大家进行了快速分工,由解曼莹处长总体负责,王建斌、郭青松副处长负责及时与灾区保持联系,赵国彪、张海泉、刘长俭具体负责灾情信息的整理工作,每天及时整理"地震对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的影响报告",由水运司向部领导汇报,为部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截至5月27日,全司共形成抗震救灾汇报材料20份,抗震救灾情况通报11篇,下发紧急通知等文件7份。其中部领导亲自批示4次,被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一局采用1次。
为准确把握灾情,水运司要求四川、重庆、甘肃、云南、湖北等省市的港航管理部门形成"一天一报"的信息上报制度,同时要求设置专人负责提供水运基础设施灾情信息,信息提供人的手机电话要24小时保持畅通,重大灾情随时上报;同时要求各港航部门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对枢纽、船闸、闸工房、在建工程等动态跟踪,全面深入检查、监测安全隐患,有无问题都要及时报告;要求有关港航部门充分利用库区水运的优势,在道路暂时未通的情况下,全力以赴投入抢险工作,积极为救灾人员、军队、受灾群众提供水路运输保障服务。
认真分析,研究对策,群策群力,特事特办 灾情发生后,水运司航道处的同志迅速调阅分析并整理受灾地区附近的航道资料,及时与四川省港航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分析救援形势,认真研究如何通过水路运输救灾人员和物资到受灾地区的各种方案,积极为领导献计献策。航道处郑清秀副处长原本在部党校参加培训学习,地震发生后,灾区形势相当紧迫,在公路一度被中断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水路通道将救灾人员、物资及时运达灾区,这是摆在水运司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郑清秀副处长作为一名熟悉内河航道的同志,紧急返回部里,与航道处的同志们一起,积极加入到研究对策等工作中去。
运输与安全处承担着保障水路救灾物资运输通畅和协助保障邮路畅通的重要任务。5月18日,我部接到国家邮政局《关于调配集装箱作为邮政临时营业用房的请示》,部领导指示水运司抓紧落实,罗德麟处长立即带领处内同志制定集装箱调运方案,并于18日晚向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海运集团集装箱公司下发《关于调用集装箱送往灾区邮局的紧急通知》,要求两家公司立即向四川省11个受灾县市邮政局运送48个20GP集装箱和12个40GP集装箱,全力确保灾区邮路畅通。经过组织协调,共向灾区邮政运送集装箱43个,为恢复灾区邮政起到重要作用。
精心组织,技术支持,运筹帷幄,决战千里 为加强水运设施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发生,水运司联系了从事船闸、施工、港口设计等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成立了技术专家组。专家组处于待命状态,目前随时与灾区保持联系,一旦条件允许,将立即前往灾区。为了充分发挥大宗货物水路运输的相对优势,根据部领导指示,还成立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物资水路运输组织方案论证小组,在肖大选副司长和曹德胜副司长直接指导下,提出工作思路,内河处、航道处、国内处分工协作,论证准备,由内河处整理汇总制定方案论证,郭青松副处长负责与四川、重庆等省市交通厅(委)的一线专家了解具体情况,刘长俭参与线路绘图工作……,忙碌而有序,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决战于千里之外。在与四川、重庆等省市交通厅(委)协调沟通后,形成了水陆联运的四条通道,通过长江、岷江向灾区运送物资,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港、泸州港、宜宾港和岷江航道上的乐山港进行物资集散,然后转陆路运往灾区。水运司在交通运输部外网、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上及时公布了水路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有关信息,先得到社会上的良好反响,为抗震救灾物资的水路运输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在地方各交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下,准备了干散货船舶485艘,10万载重吨;泸州、宜宾港:干散货船舶989艘,58万载重吨,油船32艘,3.2万载重吨,化学品船9艘,0.7万载重吨;重庆港:干散货船舶1596艘,270万载重吨,油船163艘,18.0万载重吨,化学品船107艘,19.3万载重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8日,四川省航务海事系统共投入船舶130余艘,共运送抢险人员约9万人次,运送伤员和疏散受灾群众约3.5万人次,运送救灾物资约600吨;重庆市累计有161艘滚装船运送1378辆救灾车辆和1艘普通货船经重庆转运,油船22艘运输56781吨油料优先过闸,免收救灾滚装车辆各项费用177.84万元;截止29日,甘肃省航务海事系统共投入船舶约321艘次,共运送抢险、受伤人员及疏散群众29272人次,渡运救灾物资2732吨。
从5月14日三峡局绿色通道开辟以来,截至5月28日18:00,通过三峡船闸抗震救灾物资船舶75艘,运送物资8.23万吨。同时加强对装载救灾物资的滚装船的现场监管,迅速签证,免征有关规费,确保运输救灾物资的军队安全赶赴灾区。截至5月29日08:00,三峡海事执法人员共维护转运抗震救灾车辆的滚装船93艘次,专船5艘,车辆952辆,转运物资总量约为12964吨。
目前,灾区的余震不断,堰塞湖还面临着危机。水运司全体同志正继续关注并跟踪着灾区的情况,及时上报信息,工作依然忙碌。灾情不去,水运司抗震救灾工作就一刻也不会放松。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