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灾后重建:规划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灾后重建规划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灾后重建大家谈(一)■本报记者 孙东辉 实习生 王月金

  “现在很忙,灾区选址规划都在进行着,目前还不确定……”6月5日,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再次拨通四川省建设厅灾区重建规划组的电话时,卯辉处长的声音中充满了疲惫。

电话那头忙碌的情形让记者一度对采访占用别人时间感到愧疚。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而制订科学合理的重建规划,对保留受灾地域文脉特征、重构当地经济文化、抚平灾民心灵伤痕,显得十分重要。

  选址何处

  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受灾严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描述:“北川周边大山岩石破碎,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理论上原址不能再建了。”他自5月19日就进入北川县城参与重建考察。这位专家介绍,对北川县新址的选择,目前讨论的主要有两个方案,一处是在其邻近的安县安昌镇,距北川县城20公里左右,另一处是北川县擂鼓镇。

  “有地质隐患、地质次生灾害影响的地区,千万不能建城,必须通过强制性手段杜绝这种情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告诉本报记者。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来自北川的羌族人侯斌建议,对于羌寨萝卜寨这样一些损毁较严重的村寨,还是应该遵循原址重建、原样重建的原则,而不能因为环境恶劣而移民,否则民族文化必然会受到影响。

  据媒体报道,四川受灾严重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已基本确定在原址重建。

  规划难题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军表示:“本次地震受灾区域大多为村镇一级,村镇规划将成为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看地形就让我们非常头疼,重建规划十分难抉择,用地条件非常紧张,都是在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没有办法找到那么几块地。”广东省建设厅一位对口支援重建规划的官员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山地城市在做规划时有很多特殊性。”重庆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主任杨培峰介绍,首先山地地区可以建设的用地非常少,人口拥挤程度实际上比平原城市还要高;山地城市大部分公园都不能作为避难场所,因为地震一来很容易发生滑坡。

  其次是道路问题,如汶川发生地震后外面人进不去,里面人出不来。在城市里,主要的防灾通道两边也非常难做到标准间距,杨培峰说:“理想状态就是建筑倒下来还能留下一些空隙,人员还能疏散。”

  杨培峰建议,今后无论城市、村庄还是居民点的建设,应实行“自然灾害要素一票否决”。

  “必须结合地震区的实际,规划出很好的重建方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副理事长刘志刚表示,山地规划第一要“选择稳定的场所”,一定要避开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的地段。第二在选择地震相对较少的地段的同时,适当考虑周围高烈度区的影响。第三要注意区域交通的连通性。第四应根据农村关于防抗救知识薄弱的情况,加强防抗救的宣传教育,做到互救、自救。

  重建契机

  接受采访的学者大都表示,规划思路十分重要,规划一旦制定实施,就会产生路径依赖,应“利用重建规划的契机,对整个受灾地区的产业布局、人口布局作相应调整”。

  “在城市基础设施中选择少量供电、供水、通讯、消防设施和指挥中心,作为应急生命线,要在既有标准上提高设防,保证灾后幸存者的基本生存需求。”石楠介绍,在5月18日“山地城乡规划与防灾减灾专家座谈会”上,专家已经形成共识:生命线工程及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必须特别重视。

  四川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四川会参照国内外有关大地震的经验来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在重建中做到灾后产业重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产业布局与空间地理相结合及经济与地区优势和特色相结合。

  5月20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表示,此次灾害重建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利用此次灾害的机会,有步骤地迁移人口。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