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英国18岁小伙徒步386公里为汶川地震募捐(图)

艾萨克·刘易斯从起点出发
艾萨克·刘易斯从起点出发

  从北威尔士到伦敦,386公里不坐汽车、火车

  英国18岁小伙徒步为汶川地震募捐

  自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除了国内民众踊跃捐款捐物,国际社会的援助也令人动容。据英国媒体6月10日报道,英国18岁小伙艾萨克·刘易斯曾在此次震中附近的德阳市生活过数月,对那里留下过美好印象,甚至一度打算定居。惊闻地震的消息后,他准备徒步240英里(约合386.16公里),为中国地震灾区的儿童筹集善款。

  据悉,艾萨克已于6月7日出发,预计需要10至14天完成这一壮举,目前已经陆续收到人们的捐款。

抵达伦敦之后,他将受到中国大使的亲切接见。

  曾在德阳任教半年

  现年18岁的艾萨克·刘易斯来自英国北威尔士弗林特郡的肖顿市,毕业于当地的约翰·萨默斯高中,目前是名大学生。

  2007年,艾萨克只身来到中国四川省教英语,一边工作,一边为未来进入大学深造做准备。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他曾在离此次四川震中汶川很近的德阳市呆过约6个月时间,并对此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艾萨克在他的网站上写道:“我在那里工作,在那里交朋友,熟识许多美味的餐馆。每到周末,我总是和朋友们相约去附近的繁华都市成都——一个交友、休闲的绝好去处……德阳和成都都是美好的地方,在这两座城市以及四川的其他地方,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定居在成都。”

  当业已回国的艾萨克从电视上惊闻汶川“5·12”大地震伤亡惨重的消息后,顿时震惊万分,因为那里曾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说:“我立即通过因特网和伊妹儿与我在中国认识的所有朋友联系,以便了解他们的安危。所幸的是,我很快便得到回复。他们中大多数人安好,并且得到了救助。他们告诉我,那里的情况很糟,人们露宿街头,因为回到大楼内太不安全。”

  父母为之深感自豪

  艾萨克接着表示,“我真的很想为那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人们关注那里发生的事情,并希望发动人们向那里进行捐赠。”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之后,当场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艾萨克的父亲凯文表示:“当这里的人们看到那里(四川)所发生的一切时,也许并不会受到太大触动。可是艾萨克不同,他曾经亲历那里,于是便萌发了徒步行走募捐的念头。他依靠自己的力量组织了这场活动,并且希望我也能与他同行。我们深深为他自豪。”

  据悉,作为本次募捐活动发起人,艾萨克第一个捐出善款150英镑。

  将受中国大使接见

  5月23日,艾萨克为中国汶川地震开办了一个募捐网站www.justgiving.com/walktolondon。他决定从家乡肖顿市出发,徒步240英里(约合386.16公里)前往伦敦的塔桥,为中国地震灾区儿童筹集捐款。他在网站上写道:“我希望通过从北威尔士徒步行走至伦敦的举动,募集到善款。我计划徒步行走全程(240英里)——不坐巴士、火车或者汽车。为了显示与500万无家可归的地震灾民同在的决心,我决定尽可能地在野外露宿。虽然这很困难,可是却是可行的。我准备于6月7日出发,计划用10至14天完成全程。”

  艾萨克希望通过此举募集至少3000英镑,他将把所募集到的全部赈灾善款捐赠给慈善公益组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他介绍,所有款项将分别用于:对灾区儿童的紧急援助,抚育孤残儿童,灾后心理创伤咨询,兴建孤儿村以及学校重建。艾萨克称:“中国(驻英)大使获悉后表示,让我在抵达伦敦后务必与他们会晤,他们将当面感谢我(为中国灾民)所作出的努力。”

  善举得到民众响应

  艾萨克这一善举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人除了捐款还在网站上留言为他加油。有人祝福他“一路上好运”,有人称赞他“干得好”,还有人说,当艾萨克路经他所在地方时,愿意为他提供免费住宿。

  一位名叫“迈克尔·波特”的男子捐出了10英镑,他说:“已经在红十字会捐过款了,这里再捐上一笔。”一位名叫“格朗玛”的捐款人说,会在徒步行的终点伦敦塔桥迎接艾萨克抵达。一位名叫“鲁比”的女子捐了2英镑,她祝艾萨克好运,还留言说:“抱歉,我是个非常非常穷的学生……”一名叫“安妮”的捐款人称自己是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说:“真是太感谢你了,祝福你。”

  截至记者发稿时,捐款金额已经达到1501英镑,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捐赠的。从网站显示的记录上看,其中最大的一笔款项来自一名匿名捐款人,他捐出了240英镑,并留言说:“你走1英里,我捐1英镑,祝好运。”

  康娟 朗天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